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临床路径管理与诊疗规范调研项目,在深圳市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大力协助下,于10月14日顺利完成在深圳的培训。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本次调研培训项目采用线上和线下联合形式举办。线下会场设在深圳市上海宾馆,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深圳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文飞球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特邀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教授现场致辞。
文飞球教授主持培训
麻晓鹏院长致辞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申昆玲教授线上授课,详细讲解了抗病毒药物在儿科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合理使用原则。
申昆玲教授授课
临床路径是一种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工具和疾病诊疗及评估标准,深圳市儿童医院质控科邱宝明科长介绍了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流程,分享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取得的成效。
邱宝明科长经验分享
随着国家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各级医院运营面临新的挑战,医保结算与临床医师诊疗行为密切相关。会议特邀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总会计师尼燕教授,从管理角度分析如何通过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化医师诊疗模式,从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尼燕总会计师授课
本次调研项目主办方之一,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林丽开教授详细介绍了DGR/DIP支付改革背景下临床如何做好合理用药。临床路径可作为一项有力的技术支撑,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诊疗方案,规范诊疗过程中的药物使用,从而提供高效率、有质量、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林丽开教授授课
现场参会的来自市内各家医院的儿科医师与授课专家积极展开讨论,就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瓶颈问题,林丽开教授从国家医改、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
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文飞球教授在随后召开的质控中心工作会议上进行了总结,提出2022年第4季度及2023年工作计划,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培训项目,进一步规范、优化我市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从而促进全市儿科诊疗水平的同质化管理。
文飞球教授主持中心工作会议
培训项目参会部分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