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向女士的小孩喉咙痛,她带着孩子来到市儿童医院就医。 没有像过去一样到挂号窗口排队,向女士直奔医院门诊大厅的一排自助挂号机前,插入一张IC卡(一卡通),点自助挂号,选了呼吸科的专家高鲁燕,自助挂号机从卡里扣除了挂号费和诊金,自动打印出一张号单。号单上注明她前面还有16位患者在候诊。 拿着号单,向女士抱着孩子上了3楼,在候诊区坐着等叫号。上午9点半,轮到向女士的孩子看病,高鲁燕医生仔细问诊后,诊断为咽炎,给孩子开了药。在开处方的同时,医生一刷“一卡通”,药费就自动从卡中扣除。拿着处方单,向女士就直接去药房取药了。 “这个‘一卡通’真的很方便,以前我们光挂号就至少要排半个小时,看了病缴费又要排近20分钟,抱着孩子站上差不多一个小时,真的很辛苦,现在这两个队都省了。”向女士说。 说到少排队,正陪着孩子在一楼输液区打点滴的曾女士感触更深:“我以前最怕带孩子到儿童医院打针,那真是折腾人。挂号要排队,看病要排队,缴费要排队,然后去二楼取药要排队,取完药去一楼输液窗口交药要排队,接着打针要排队,至少要排6次队。最令人心烦的是交药,排队时间特别长,有时光在这个环节就要排上一个小时。带孩子来看病,必须要全家上阵。但是最近到市儿童医院看病,我发现变化很大,用‘一卡通’,挂号、缴费的排队省了,打点滴也不用去取药再送药了,直接把缴过费的处方单送到一楼的输液药房就可以了。6次排队缩成了看病和打针两次候诊排队,确实方便了很多。” 看个病反复排队,医院排长队的现象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看病难”的主观感受,也是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在人满为患的市儿童医院又显得更为突出。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就那么多,供需矛盾短时间难以解决。怎么办?医院领导班子从医院流程改造入手,挖掘潜力,提升就诊的效率。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看到,医院近期确实下功夫进行了多项流程改造: “一卡通”电子化就医流程改造,是医院减少排队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患者凭着“一卡通”,自助挂号,需要开药的,在医生处刷卡缴费;需要做检查的,在检验科窗口刷卡确认缴费,实际上实现了挂号和缴费不排队。患者还可以自助充值,自助查询费用清单。医院下一步还将在自助机上开通自助清单打印、自助缴费、自助退号的功能。 输液流程改造,在一楼输液区旁专设输液药房,取消传统取药送药环节,既为患者省事,也保证药品安全,配药传输带还为护士减了负,取得了一举三得的好效果。 医院还通过检验流程再造、内分泌门诊改造、灌肠室流程改造,实现了缴费、采样、检查、就诊“一站式”服务,家长再不用抱着患儿跑上跑下。 除了门诊,医院还实行了手术流程改造,通过专门开设手术辅助室,合理安排手术接台流程等举措,在手术间、医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手术例数增加了近四成。 医院进行过测算,通过科学的流程再造,门诊患者排队次数减少,排队时间平均减少了1个小时;检验出报告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择期手术的等候时间也从过去的3—5个月缩短到1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