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阴囊大如葫芦! 贵州4岁男孩来深治疗,术中一幕惊呆了!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6-12-06 23:08:06

男孩天生自带“小火炉”

这个小男孩来自贵州,4岁6个月大。他一出生就发现跟别人不一样,肚子和阴囊的涨大,而且血管密布,去医院检查发现,里面全是血管瘤!

随年龄增大,血管瘤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右侧阴囊部位,竟然涨得跟葫芦一样大,这让他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患病的部位也是一个“小火炉”,由于那里血管密布,血流量很大,所以体表温度也特别高,他常常热得要把肚子贴到墙壁去降温,皮肤一不小心就被磨破,出血不止!晚上睡觉,他也要靠吹风扇吹着才能睡着。

过去几年,家人曾经带他去过全国很多大医院,但因为手术难度太大,一直没有得到治疗。

找到治疗方法了,但……

今年11月,小男孩来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泌尿二科李守林教授医疗团队诊断为右侧腹部及阴囊巨大血管瘤伴动静脉畸形。

“患儿颜色深的皮肤下面全是扩张的血管,本来应该是头发一样细的血管变成粉丝一样粗,本来粉丝一样粗的变成了‘面条’,面条一样粗的又成了‘河粉’,扩张的血管就跟杂草丛一样茂盛的生长,交织成网,且随年龄增长,包块范围越来越大。”李守林教授说。

全院多个学科的专家讨论后认为,可以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在较粗的病变血管根部放一个环,把血管堵塞住。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风险较小,但需要多次栓塞,手术费用昂贵,保守估计需要约50万,如效果不佳,可能费用更大,曾有类似病例花费了100-200万。

这对来自贵州贫困农村的小男孩一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小男孩父亲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母亲务农,前方百计借了4万元,才凑到6万来到深圳。

孩子父母为此愁容满面,好不容易找到了安全的治疗方案,却要花那么多钱。如果拖着不治疗,阴囊的“葫芦”越长越大,生儿育女倒是其次,就是上学、走路都成问题。“他现在已经不爱跟别的孩子玩了,以后慢慢懂事,就算别的孩子不笑他,他肯定会觉得自己不正常。”孩子爸爸说。

有了新方法!场面很“壮观”

为了帮助这个困难家庭,医院团队积极寻求其他治疗办法。通过对患儿动脉造影血管走形进行分析,李守林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分次/部分切除阴囊血管,腹部血管瘤根据日后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影响生活,再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

“这样手术费用低,也能达到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效果,不过由于血管瘤病变血管交错纵横,手术难度大,出血多,风险相当高。”李教授说。

经过与家长充分沟通,12月2日,泌外二科、麻醉科、介入科共同为患儿进行了手术。

手术中出现了喷泉般的出血,切除血管瘤的时候,血一下就飙了出来,喷到手术医生身上到处都是。

幸好,这些都在团队的预计之中,医生根据预案,一点点地将血管扎住止血,并为孩子输入600毫升血以及一袋血浆“补血”。

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最终顺利完成。目前小男孩恢复良好,将于近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