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专业近年开展多项国内领先技术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2-02-11 11:59:31

    建院以来,医院对呼吸专业的发展非常重视,通过从全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医院及儿童医院引进专业人才和选送年轻医生外出学习进修等,大大提高了呼吸专业的技术力量。在设备方面,除医院具备的彩超、CT、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呼吸机及监护仪外,专科还配备了美国肺功能检查仪、日本Pentax纤维支气管镜及日本伊藤短波理疗仪等。在深圳市率先开展了小儿各年龄阶段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等,使我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院呼吸专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展了多项省市、国内领先技术:
 
    1、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NO测定
 
    我院于1999年开展婴幼儿潮气肺功能检查,是国内较早开展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单位之一,近3年开展10000例次检测。为我国儿童,特别是南方婴幼儿肺功能的正常值提供了基础[深圳市1~48月健康儿童肺功能的测定结果,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同时为婴幼儿哮喘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目前设有肺功能室,有婴幼儿肺功能仪3台,儿童肺功能仪3台,常规开展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2009年开展了儿童呼出气NO测定,为临床对哮喘等病人的鉴别诊断,以及哮喘病人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2、儿童支气管镜技术
 
    我院于2001年开展了儿童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目前气管镜室有日本Pentax纤维支气管镜2套,日本富士电子支气管镜2套,德国Storz硬质支气管镜1套,已经开展了支气管镜下灌洗、取异物、活检等技术。目前我院是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唯一能够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技术的单位,解决了临床上大量的儿童气道和肺部疑难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气道畸形、异物去除、疑难肺炎的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全国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单位之一。

    3、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技术
    
    呼吸专科自2004年在国内较早地建立了儿童睡眠呼吸监测室,目前有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2套,就诊病人供不应求,具备对儿童睡眠呼吸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4、儿童经皮肺活检、胸腔镜肺活检
    
    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和不明原因肺部肿块的主要方法,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成人,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肺活检在儿童应用较少,经验有限。近年我院在胸外科、影像科的协作下,开展了儿童肺活检,使不明原因的儿童肺部疾病病人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目前是“全国儿科肺间质疾病协作组”单位之一。总结的文章在第14届全国儿科会议上大会发言。
 
    5、Tem-PCR和悬浮阵列技术应用于儿童肺炎病原学诊断
 
    肺炎经典的细菌病原学诊断依赖于培养技术,但培养需2-3天,并且受抗生素使用的影响,为此我们采用靶序列富集多重PCR(Tem-PCR)扩增技术结合Luminex液态芯片检测平台,对肺炎儿童的深部呼吸道吸引物进行14种细菌、支原体和病毒的诊断研究,在国际上首先证实该技术快速敏感,能显著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更真实地反映肺炎的细菌病原学情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6、中国儿童肺炎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关系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肺炎最主要的病原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也是目前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具有血清型特异性,因此根据本地流行的血清型,应用包含多个型的疫苗即可以预防感染,减少耐药性传播。本项目与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广州儿童医院和天津儿童医院合作,在国际上首先明确了我国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关系,为指导肺炎链球菌疫苗在我国各地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7、儿童重症和危重症2009甲型H1N1流感临床救治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全新的基因组和抗原性,其流行及临床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季节性流感。我们报道了中国儿童2009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在国际上首先描述了我国儿童2009甲型H1N1流感的并发症与死亡原因与国外不同,这对指导临床更有效地诊治流感将发挥重要作用。塑型支气管炎是儿童少见但具有致命危险的疾病之一,我们首先在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中,发现了多例塑型支气管炎,并且经过支气管镜冲洗和吸除,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为今后类似病人的诊治积累了保贵的经验。
  
    8、婴幼儿上气道先天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呼吸道先天性畸形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特有的少见疾病之一,临床上往往伴有喘息及感染,容易误诊及漏诊。本中心应用鼻内镜、喉镜、支气管潜窥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成功进行了小儿先天性喉裂、先天性喉蹼、小儿先天性喉囊肿、先天性双声带麻痹、声门下狭窄、声门下血管瘤等小儿呼吸道先天性罕见疾病的诊断,并利用喉显微技术成功进行喉囊肿、声带息肉摘除等手术,使这部分罕见病儿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小儿先天性喉裂为国内首次存活婴儿的报道。
 
    在新生儿呼吸道先天性畸形的治疗方面,我们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新生儿无插管气管切开术。常规气管切开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头颈部手术等的前期准备等,由于儿童颈部狭小、胸腺大、胸膜位置高、气管壁软、左无名动脉及静脉高位、甲状腺与胸腺间血管丰富等解剖学特点,气管切开时常先行气管插管,但在特殊情况下,不允许插管,尤其对新生儿进行气管切开,难度及风险极大,我科进行了7例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
 
    对喉软化症,我们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声门上成形术。喉软化症是最常见的喉畸形,也是新生儿喉鸣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婴儿喉鸣的54-75%。喉软化症患儿约有20%因影响呼吸、喂养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国外已开展手术治疗喉软化症,至今手术技术日渐成熟,并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国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以等待自然缓解。但过程中患儿反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等,正常发育受影响,严重的威胁生命,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增加极大负担。国内尚未见有关喉软化症手术治疗的报道。本技术采用腔镜下喉显微手术技术,利用CO2激光技术,进行声门上成形术。该技术颈部无切口,手术准确性高,创伤小,临床治愈率高。本科室已成功完成6例重度喉软化症的声门上成形术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患儿呼吸困难缓解,进食正常,发育接近同龄儿童,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
  
    9、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
   
    手足口病,特别是EV71感染引起的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近几年在我国流行,死亡率高,已经构成对我国儿童的严重威胁。我科和PICU是深圳市指定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的科室,近4年来在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们采用早期识别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积极监测、积极进行气管内插管、积极进行心脏起搏等综合措施,成果的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症病人,并以以精心的服务和高超的医疗水平,博得政府与老百姓的高度赞扬。
  
    10、微生态学研究及其推广
 
    微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目前主要集中在正常细菌群方面。虽然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随着微生态学的蓬勃发展,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及疾 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菌群与感染、过敏、腹泻、慢性炎症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方面已经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组长单位,我们在2008年承办了第7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会议,2010年承办了“2010深圳国际临床微生态学论坛”,并且组织全国儿科相关专家,经过2年的讨论,指定了国内首个《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在全国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深圳、福州、厦门、西宁、南宁、海口、合肥、温州、太原等城市进行了微生态学基本理论和益生菌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培训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