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市儿童医院骨二科成功使用Ilizarov技术 治疗双下肢不等长及外伤性足内翻足下垂畸形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5-07-16 09:12:54

  去年我院骨二科收治一名双下肢不等长的8岁女孩,专家团队运用Ilizarov肢体延长术成功治疗该名患儿。入院时患者双下肢不等长长度净差距达5cm。据家长介绍,孩子患有双下肢不等长已有7年之久,针对孩子病情,我院骨二科专门成立以科主任及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与护理小组,经过精心术前准备,患儿接受肢体延长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经过骨二科医疗团队精心医治及护理,延长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顺利出院,短缩下肢累积延长6cm,出院后患儿定期门诊随访换药,延长处骨生长良好,患肢功能恢复顺利,现已进入拆除外固定支架阶段。Ilizarov肢体延长术在我院第一次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骨科在四肢畸形矫治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期我院骨二科再次将Ilizarov外固定支架肢体矫形技术运用于治疗外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获得成功。患儿6岁,因外伤导致右足马蹄状畸形,入院时患儿右足呈背伸内收略畸形,踝关节背伸活动严重受限,被动活动欠佳,属于严重残疾。

  所谓外伤性马蹄内翻足,是指外伤导致的足部畸形,形态如马蹄而命名,因致残率高而使得患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又因为难于治疗,往往使得家长四处求医,目前国内可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目前该名患儿畸形矫形已在我院基本完成,过程顺利,患儿功能恢复理想,已顺利出院。此技术同肢体延长技术一样在我院第一次成功开展实施,标志着我院骨科在四肢畸形矫治领域取得另一个重要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肢体延长术目前已成为治疗骨缺损及相关疾病重要且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院骨二科开展此手术为我院第一例,填补了我院在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肢体矫形方面的空白。同时此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骨科在四肢畸形矫形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附名词解释:

双下肢不等长:

  所谓不等长系指单一或多个骨短缩或生长过速。双下肢不等长的 原 因 很 多,其 常 见 原 因 有:1、外 伤 后 畸 形 愈 合 而 致;2、外 伤 后 骨骺受到损伤抑制了日后 的 骨 骼 发 育,在 发 育 过 程 中 较 健 肢 逐渐短缩;3、先天性一侧 肢 体 发 育 畸 形;4、儿 麻 后 遗 症 致 一 侧肢体发育较差;5、骨的 炎 性 病 变 而 致 骨 发 育 异 常 等。

  下肢不等长的治疗应根据相差长度而分别对待, 如相差不超过2cm者,一般步态尚可不必采用手术,但超过2cm 者,稍有跛行可酌情患侧鞋的足跟垫高,即可改善步态,相差超过4cm以上者,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Ilizarov肢体延长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Ilizarov提出骨延长生物力学原理, 即牵张再生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牵张应力条件下骨骼、肌肉、筋膜、血管、神经, 皮肤等组织的再生和生长过程。在缓慢持续的牵张中, 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 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当时肢体延长术在前苏联被广泛应用, 被后人称为Ilizarov 时代。自20世纪80年代Ilizarov 技术传入我国, 肢体延长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肢体不等长、较大的骨缺损、身材矮小等症,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国内外众多报道延长率达原骨长度的10% ~ 110% 不等。Ilizarov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骨移植及内固定, 而且在延长过程中出现的畸形或对线不良, 可以通过外固定器矫正而不需要手术。Ilizarov的应用范围广泛, 不仅用于治疗肢体不等长, 同时可用于较大的骨缺损、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顽固性马蹄内翻足、关节挛缩、膝内、外翻畸形、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不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