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妈妈对孩子的营养也越来越关注。我院营养专科成立以来,科主任魏菊荣主任医师多次接受采访,为妈妈们解答小儿营养方面的误区及盲点。下面是魏菊荣主任接受采访时的一些观点。 误区一:母乳致脑瘫。 近日,一则“年轻妈妈一味追求纯母乳竟把半岁宝宝喂成脑瘫”的新闻被新浪微博转发,目前转发量和评论量已经超过十万,引发年轻妈妈们的恐慌。喂母乳真的会导致婴儿脑瘫吗? 深圳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科魏菊荣主任:根据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母乳依然是婴儿最佳选择。 误区二:可口可乐、七喜等碳酸饮料,孩子爱喝就让孩子喝。 你家孩子爱喝碳酸饮料吗?如果他们经常闹着要喝,家长们可别再满足孩子这个看似很小的要求了。为什么呢?来看看我们下面的小贴士吧。 拿着一瓶碳酸饮料、仰头喝个底朝天,是如今很多“新生代”的快乐。尤其是小孩子特别偏爱这种甜甜的味道。美国有一项最新调查发现:一周内喝5罐以上碳酸饮料的孩子,与人发生暴力冲突的比例增加了9%—15%。虽然碳酸饮料和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明确,但大脑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最好少喝碳酸饮料。 深圳儿童医院营养科魏菊荣主任: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糖类、色素、还有一些香料、甜味剂、酸味剂和碳酸会组成的,主要的是糖类供给能量,其他的没有任何营养,如果小朋友喝多了碳酸饮料,会引起小孩腹胀、食欲不振和胃肠道功能紊乱。 误区三:“五毛钱小零食”孩子经常吃点没事。 这种“五毛钱的小零食”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针对中小学生,它们基本只出现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里,在大商场或者超市,根本找不到这么便宜的“儿童食品”。对于这种五毛钱的小零食,不少80后都表示非常熟悉,上学时都吃过。问题是,这种长盛不衰的零食,究竟安全吗? 从外包装上看,这些零食并非“三无产品”,都标出了产品成分,生产厂家,基本都有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志。这也就是小店老板所说的“正规食品。”不过,记者登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查询这些产品和企业,却发现QS认证里根本就查不到。并且包装上留下的手机号码也多半打不通。记者拨打了5个食品生产厂家的电话后,终于拨通了一个手机号码。但当问起生产厂家在哪里时,这名工作人员神秘十足表示不方便透露。 深圳儿童医院营养科的魏菊荣主任:由于这种小零食口味很重,对小孩的味觉神经会造成损害。加上生产原料、加工程序等环节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会使得孩子的健康、营养及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营养科 邹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