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楚健康网 时间:2012-10-12 08:48:00 在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有这样一群儿童健康守护者 在城市中,有一群“儿童健康守护者”,他们就是医院里的儿科医生。在外人看来,儿科医生是一份光鲜的职业,工作稳定,待遇不薄。然而,现实中儿科医生的工作并不如外人想象般轻松,压力过大、风险高,他们也常常为不被理解而烦恼。 近日,新快报记者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下简称“珠江医院”)儿科中心病房,跟随普通儿科医生查病、出门诊,体验了他们忙碌又不平凡的一天。 爱心 不会表达经常哭闹 除了看病,还得给孩子当“保姆” 儿科往往是医院中最容易滋生医疗纠纷的地方,幼儿病患,可理解为“哑巴病人”,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加上医疗资源紧张导致工作量大,使得儿科医生的工作如履薄冰,比普通医生更加忙碌和艰辛。 当值医师周细中是珠江医院儿科团队的一员,上午9时,记者跟着他巡查了15张病床。在周细中值班前一晚,小儿神经病区一下子来了9个小患儿,有遭遇溺水送院的,有急性脑炎的,有神经发育迟缓合并肺炎的,更有反复高烧多天不退的。 57床的孩子是个早产儿,因为患上肺炎发烧不适,一看见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前来诊治,就激起“白大褂恐惧症”,大哭大闹,记者想协助其父母安抚孩子,却适得其反,引来更凄厉的哭声。周细中见状,马上脱掉外衣,将其搂在怀里轻声细语地哄,孩子情绪才慢慢平复。查房过程中,他犹如“超级保姆”,还为孩子更衣、换尿布、擦酒精。 工作中, 细心 病情隐蔽判断困难 为探病因,闻闻孩子的大小便 周医生有一个令记者诧异的举动:他查房时,总要亲自闻一闻每个孩子的尿液和大便,还要用棉签扒开仔细观察。此举他一坚持就是十年,排泄物在周医生的鼻尖下似乎全无异味。 “你觉得这样做很脏对吧?其实很多儿科医生都这样做,孩子病情隐蔽,但大小便却能反映病情,如水分吸收是否正常、小儿对食物的消化情况,以及是否处于疾病状态。”周细中对记者说。 病区14床在9:51紧急收治了年仅11月龄的深圳病号小弘,过去4天,他反复发烧超过 焦急的家长辗转深圳、广州两地儿童医院求医,均遭遇排队难。好不容易排上3个多小时的队,终于被发现怀疑患上“格林巴利症”。 家人带着小弘匆匆赶到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周细中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仔细为小弘检查了身体和手掌脚板,并解开纸尿片,凑过鼻子嗅了嗅孩子小便情况。15分钟后, 家长紧张起来,一味询问医生该吃什么药补救,是否要吃抗生素。“补水是当务之急,比吃药更为急切。从现在开始每天要给孩子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可以喝果汁、粥水、温开水、葡萄糖,能喝下最好。至于用药,抗生素不能滥用乱用的,等会给孩子查过肠道、呼吸道病毒后,对症下药才有效。” 耐心 观察病程常年无休 看护患儿,一看就是50小时 随后,在重症儿科,记者还遇到儿科中心副主 虽然辛苦,重症儿科医生更是很多人不愿干的专业,可陶少华一干就是20年。“我早习惯了常年无休的值班,每天忙到深夜才能回去,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至于半夜赶到科室抢救病人,那是司空见惯的事。”面对职业的这份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他只是淡淡表示:“不看着病房的孩子,在家里也不安心!” 陶少华医生的最高纪录是在儿科PICU病房,为一名患儿连续守床守了50多个小时直到孩子脱离危险。“孩子不到1个月,高热抽搐,突发多器官衰竭,送过来时已经很危险了,我们接诊后,最快拿出了会诊意见,采用新技术为孩子做了血液净化治疗,终于把孩子拉了回来。” 艰辛 一天睡不够6个钟 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有四个病区近200张床位,其中115个普通病区住院患儿、约80名NICU与PICU的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新入危重病儿的救治,但所有医生加起来才40多个。儿科医生值班周期为每周最少两天,24小时负责制。由于人手紧张,交班、查房、急救、出门诊、值夜班,医生们连轴转工作,日均睡眠不足6小时。 病人多、患儿病情变化大、人手少,儿科中心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在全院可以说是最大的。“许多患儿是从外地赶过来就诊的,再累也不能推他们的号,而且更要看好。”负责重症患儿救治的 心愿 希望家长理解儿科医生 家长爱子心切焦虑紧张,常常成为儿科医患矛盾的导火线,以往媒体报道的“八毛门”、“录音门”事件,多起因于家长盲目紧张孩子病情,不信任医生的诊治。“现实中,确实有类似家长,我们尽心尽力治疗,有时个别家长还是不能理解。” 记者了解到,不少儿科医生当初选择干这个专业,都是缘于本身很喜欢孩子。珠江医院儿科 和这一份职业的神圣感让他和同事们选择了这个工作。 孩子若得了重病,家长一下掉进了绝望的深渊。来自患儿家庭的期望和家长们无形中施加在儿科医生身上的压力, 探索 每1万名儿童仅有2.6名儿科医师 如何留住儿科医务人才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人,每1万名儿童仅有2.6名儿科医师,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儿科医生荒”。 患儿越来越多,医生数量有限,压力大,风险高,而待遇却往往比外科、内科的医生差得多;绝大部分医学毕业生不愿选择当儿科医生,选择改专业的儿科医生也屡见不鲜。 怎样才能加强儿科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培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书记黄立农谈了该院的经验体会:首先,必须为儿科医师打造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平台;其次,医院要有一个干事业、讲奉献的良好人文氛围;三是要有培养政策和待遇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