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市儿童医院 成立“儿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多科诊疗协作组” 将促进本类疾病的规范诊疗、提高我院综合诊治水平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8-05-10 17:32:11

  儿童血管瘤 脉管畸形是婴幼儿时期的一大类疾病,涉及较多临床问题,既往分类即分为草莓状、海绵状、鲜红斑痣的方法因不适合于指导临床治疗而被淘汰。本类疾病尽管属良性病变,但常会对美容造成影响,部分病例如合并相关综合征则可随时间导致功能受损。

  此类疾病中最常见的婴儿血管瘤发病率为4-8%,具有早期增殖和晚期消退的特点。近年来,口服普萘洛尔的应用使婴儿血管瘤的治疗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有外用药、美容激光、局部注射、口服普萘洛尔、及必要时的微创介入等无创的非手术方法,通过早期干预大大减少了未来需要整形手术的几率。既往治疗方式如同位素敷贴、外科手术、硬化剂治疗等因容易遗留明显瘢痕和发生不良反应已经被替代,部分外科手术仅用于后期的整形修复。总之,婴儿血管瘤已经从继往的治愈逐渐转为最终达到最佳美容效果为目标,但在何时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要专业有经验的医生来判断和指导。

  脉管畸形则因受累的脉管不同包括静脉、动脉、淋巴管等畸形以及复合畸形,临床表现复杂,常常涉及多个学科,硬化治疗已经成为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的主流方法,逐渐替代既往的手术治疗。再者,新的治疗方法如西罗莫司的应用为脉管畸形的治疗提供了前景,使kaposi血管内皮细胞瘤、K-T综合征、Bean综合征等这些继往几乎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缓解和控制,早期干预对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将造成重要影响。

  因此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早期正确诊断非常重要,确诊后进一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最终影响疾病的预后。

  近年来,随着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和治疗方式渐趋规范,各个学科也逐渐达成共识,医院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很多专业已经成为优势学科,为多学科协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皮肤科在此类疾病的诊治方面已积累了近10年的经验,从2009年始开展婴儿血管瘤的综合治疗包括口服普萘洛尔、激光和外用药治疗等,可以基本使90%以上的血管瘤患者得到适当的处理。此外,也积累了脉管畸形的诊断和鉴别经验,及时转诊相关学科,并不断学习本领域的新进展、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但在许多涉及多学科诊治的相关综合征方面尚需创建更好的协作平台,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由皮肤科牵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成立了“儿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多科诊疗协作组”。2018年4月20日下午,由医务科李腾科长主持召开了协作组筹备会,通过了协作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宗旨。该协作组由皮肤科李萍主任医师担任组长,介入科李守强副主任医师担任副组长,皮肤科李建红副主任医师和罗珍主治医师担任秘书,成员科室包括心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血液肿瘤科、骨外科、口腔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的中高级职称以上骨干。

  本协作组的成立旨在进一步规范儿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建立有效的多科协作沟通渠道,提高相关综合征如Sturge-weber综合征、K-T综合征、K-M综合征等的诊治和管理水平,为此类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后续协作组工作启动后,将进行指南的强化和学习、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举办继教学习班以促进与国内专家的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大家将为提高我院儿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综合诊治水平共同努力,造福患者!

W020201028718460167173.jpg

W020201028718460220576.jpg

儿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多科协作组筹备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