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孩子小丽(化名)出现发热、呕吐,家长以为是一场小感冒,结果病情却越来越严重,被送往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初步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很快,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打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成功的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生命垂危,多学科联合会诊2017年9月16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11岁的女孩小丽(化名)被紧急推入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2天前,平时身体健康的花季少女小丽,突然出现了发热、呕吐。家人以为只是一场小感冒,自行在家用了些药。但孩子的病情却越来越重,出现了胸闷、气促、面色苍白等不适。 父母赶紧带孩子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心电图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于是立即联系护送到重症监护病房住院。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刻打响。重症医学科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对小丽进行抢救:快速建立深静脉通路、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升压、抗心律失常等治疗。但孩子的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休克不能纠正,间断伴有恶性心律失常,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治疗小组立即组织心内科、胸心外科、手术室、超声科等相关科室会诊。经过讨论,专家组最终确定使用ECMO 对小丽进行治疗。凌晨1点钟,深圳市人民医院ECMO 团队成员从城市的四面八方紧急赶回医院。 心胸外科丁以群主任来了,重症医学科杨卫国主任来了,体外循环师孟保英主任来了,手术室也派出了巡回护士和必要的手术器械。夜晚的ICU灯火通明,所有的人都高度紧张,全神贯注,超声下血管条件评估和动静脉置管、血管预处理、ECMO管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建立和运转起来了,一切井井有条。 ECMO治疗后,孩子病情好转随着暗红色的血液从股静脉引入ECMO机器,鲜红色的血液沿着股动脉顺利送回体内,小丽的生命体征逐渐好转。但由于前期的缺血缺氧的打击,小丽出现了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在ECMO治疗的过程中,小丽同时还接受了呼吸机通气、血液净化等一系列辅助治疗。 为了确保治疗期间孩子能得到全方位治疗与监护,治疗组克服人员少、工作强度大的困难,每天专门各安排了一名重症医学科和体外循环师全天候负责,夜以继日的坚守在患儿身边,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指标。 9月20日下午,ECMO机器顺利撤离;在接下来的1周多时间,小丽相继撤离了呼吸机、血液净化。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小丽一步步跨过感染、出凝血异常、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关卡,生命体征逐步走向稳定,很快就能转出ICU了。 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小丽的父母面对病危的女儿,衣不解带,天天守在病房门口,不眠不休,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的场面,心中充满感动。 首次独立运用 ECMO 技术 ECMO也称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技术,是通过建立动静脉管路,为机体并联一个人工心脏和肺脏,可以全部或部分较长时间替代生理心脏和肺脏的功能,从而在机体心、肺功能不全的时候维持机体正常程度血液循环,为全身各脏器提供血流供应。 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ECMO技术对多专业协作的要求极高,需要多专业的精细配合才能实施。是目前危重病学科最前沿、最高难度的技术项目,是最顶尖的心肺辅助治疗水平。目前在国内,只有一些大型医疗中心才有能力实施开展。 本例患者是深圳市儿童医院ICU今年开展的第三例ECMO心肺替代治疗,也是医院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应用ECMO技术救治成活的第一例患者,在本市首次将ECMO技术运用于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治疗并获得成功,标志着深圳市儿童医院急救技能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