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专家观点:小儿生病不妨试试中医外治法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2-08-09 10:22:02

W020201028685602524580.jpg
   
    7月20日,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市儿童医院承办的《自主创新大讲堂——中医外治疗法走进百姓家庭》讲座在儿童医院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主讲医师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万力生博士表示,由于小儿的皮肤薄嫩,脏器清灵,外用药很容易由表及里,通过经络到达病灶,对于调理气血、协调阴阳、驱邪健体有很好的疗效,所以中医外治法在儿科领域应用广泛。

    天灸:每年五次,连贴三年

    常见的小儿中医外治法有天灸、艾灸、耳压疗法、拔罐疗法及小儿推拿。天灸疗法即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三伏天,在人体穴位上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可以驱散内服寒邪,使肺气升降恢复正常。专门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等由体虚、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有些小儿总是反复感冒,久咳,面白发虚,可以尝试天灸疗法。每年的三伏天依据时间表,贴五次,连续贴三年,便可收到不错的疗效。

    艾灸:三岁以下慎用

    艾灸即通过艾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药性,随艾火热力透入刺激穴位,通过经络、神经、体液、免疫机能等多层次、多途径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保健效果的一种疗法。艾灸主要作用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防病保健的作用。常见的可用艾灸的穴位有“神阙”、“关元”、“足三里”,“神阙”就是肚脐眼;“关元”即脐下三寸,小腹部;“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直下三寸。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艾条灸、艾柱灸、温灸器灸。艾条灸又分悬起灸和温针灸,艾炷灸又分直接灸、间接灸,温灸器灸又分灸架灸、灸筒灸、灸盒灸。一般来说,三岁以内的患儿要慎用灸法;过劳、过饥、大汗、精神紧张、对艾过敏者慎用灸法;另外,小儿睡眠时也慎用灸法。

    耳压疗法:适应症广、无副作用

    耳压疗法就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是用王不留行籽。耳压疗法对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厌食症、青少年近视、小儿遗尿、自汗、盗汗、失眠、夜惊、肥胖等都奏效迅速,且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拔罐疗法:迅速缓解疼痛

    拔罐疗法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是借助热力使杯罐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让局部皮肤充血、淤血的一种疾病防治方法。对感冒、腰痛、咳嗽、带状疱疹、颈椎病、肩周炎、腰间椎盘突出等,能迅速缓解疼痛,起效快,无副作用。但严重的心脏病患者、高热抽搐者不能用该疗法。

    小儿推拿:提升孩子免疫力

    小儿推拿是家长用双手在小儿体表穴位施行推拿手法,使经络气血通畅,以调整腑脏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目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就孩子最易得的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来说,推拿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可使身体免受抗生素危害,还可以提升孩子免疫力。万力生强调,有的推拿手法,不懂医学的父母一样可以学会,如摩腹、捏脊、轻叩背俞穴、按揉足三里等,只要家长用心并坚持,孩子的免疫力可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