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射频消融治好他们的”怦然心动”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7-11-24 20:13:40

2岁大孩子已经住院20多次:原来他有一颗疯狂跳动的心脏
——深圳市儿童医院成功帮忙治愈


  2岁大的臻臻患有顽固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有一颗疯狂跳动的心脏。从满月开始臻臻每1-2月就有1次室上速发作,发作时每分钟心跳达230次。为了治病,臻臻出生后已经住院20多次,成了医院的“小常客”。最近,他终于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把病治好了,原来,医院给他使用了一种叫射频消融的技术。

  和臻臻一同被治好的,还有两位小患者。11月18日,深圳儿童医院心内科三名工程电生理团队成功为3名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成功实施了射频消融术。其中最小患者臻臻年龄仅2岁,这标志着婴幼儿导管技术及射频消融技术已达了先进水平。

W020201028714798523730.jpg


常住医院“小病号”


  2岁大的臻臻因为患有顽固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从满月开始臻臻每1-2月就有1次室上速发作,发作时每分钟心跳达230次,导致臻臻哭吵、烦躁,久而精神萎靡、血压下降,出现心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现象。

  由于病情顽固,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2岁大的臻臻已经住院20余次,成为了医院的常客。11月18日这天,这位小患者来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深圳市儿童医院电生理团队在“三名工程”电生理专家曾少颖教授指导下,由刘麟主治医师和欧振恒医师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下,经过不到一小时的手术,困扰臻臻两年多的顽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帽子”终于可以摆脱了,意味着他今后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尽情打闹玩耍。

W020201028714798579503.jpg


“怦然心动”的先天性心脏病


  6岁大的小航,像所有邻家小男孩一样天真无邪、聪明活泼,直到大约1月前,小航突然自觉心脏砰砰跳得飞快,将要蹦出来的感觉,伴随胸口紧闷,呼吸急促,这可吓坏了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把小航带去医院,检查了心电图得出诊断,这种“怦然心动”是一种心律失常,小航的心律失常属于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需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然而小航的心脏超声提示为Ebstein畸形,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Ebstein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心脏畸形,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占比低于1%,该类患儿药物治疗效果差,心动过速发作时具有极大的危险性。11月18日这天,这位“怦然心动”的小患者来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该手术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小航心脏解剖结构的异常,为术中的精确定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且具有较高的风险。术中证实小航为右后间隔的宽旁道,医院电生理团队在“三名工程”电生理专家曾少颖教授指导下,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精准标测,历时近2小时成功为小航实施射频消融术,术后完全康复。

W020201028714798637873.jpg

W020201028714798688635.jpg


4万次的室性早搏


  另一名3岁大的小男孩小科,在出生后便发现心律不齐,查动态心电图得知原来患的是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多达4万次,异常的心跳占了总心跳次数的三分之一,长此下去可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出现心室扩大、心力衰竭。

  以往小科只能长期口服相关药物治疗,但药物并非根治性办法,效果不理想,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家里为此非常焦虑。同在这一天,深圳市儿童医院也为小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术中证实小科的早搏来源于三尖瓣环邻近希氏束,临床上该部位起源的室性早搏相对少见,其体表心电图特点酷似右室流出道起源,但由于邻近希氏束,有损伤希氏束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消融治疗难度大,风险高。通过电生理团队的努力,成功为小科实施射频消融术,根治了小科的心律失常,复查动态心电图未见室性早搏。


“三名工程”助力儿童电生理


  刘麟主治医师介绍儿童心跳一般每分钟在140次以下,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窦房结失去了对心跳的控制功能,发作时每分钟心跳达150-250次,时间长了可导致患儿心悸,出现发作性心慌胸闷,造成精神萎靡、血压下降,出现心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现象,此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射频消融术是唯一根治方法。采用射频能量经消融导管到达心脏,通过消除心律失常的触发点或打断折返环路,从而根治心律失常。

  深圳市儿童医院开展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以来,在“三名工程”的推动下,小儿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深圳市儿童医院已常规开展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救治的患儿年龄从2岁到10余岁不等,标志着儿童心律失常治疗水平上有了新的突破,也为低龄儿童,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