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张 妍 实习生 陈晓红 通讯员 刘美洲
医院上下班时间不再“一刀切”,弹性工作制缓解看病难。 市医管中心成立之初,就对各市属医院的就诊流程进行了梳理,发现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如果与诊疗科室一起上下班,难以满足市民的诊疗需求。随后,市医管中心出台便民举措,医院结合不同季节、时段的就医需求,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鼓励住院部医师在就诊高峰期参加门诊服务,加强门诊工作力量。 各市属医院积极响应,结合本院患者的需求,错峰安排医务人员的作息时间,错峰开放诊疗服务项目。“所有市属公立医院基本实现了‘无假日门诊’,部分医院所有科室双休日都开诊。”市医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医院在午间12时到14时开设了午诊服务,下午5时下班后也相对延长了开诊时间。 院长亲自挂帅缓解高峰期看病难 作为深圳唯一一家儿科专科医院,市儿童医院诊疗人次长期居高不下,医院超负荷运作。 今年6月,该院平均每日门诊人次为5500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6%左右,最高单日门诊量突破6500人次。尽管医院结合新大楼落成和新科室开放,招聘了不少医护人员,但门诊医生数量增长并不多,加上新楼落成后市民较高的期望值,如何应付每年3月到8月的就诊高峰期呢?院长钟山把门诊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经常到门诊调研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儿童医院诊疗工作季节性明显,全年工作冷热不均,就诊高峰期医生不够用。每年3月到6月和10月到12月是儿童流感和腹泻的高发季节,另外每年的寒、暑假又是儿童择期手术和部分专科病患儿就诊高峰期。为此,钟山在每年就诊高峰期到来之前都会召开各相关部门协调会,要求全部有出诊资质的医生参加门诊坐诊,并且在就诊高峰时段抽调病房医生和职能部门医生支援门诊,甚至有些家在医院附近的医生,吃饭时也能接到钟山要求支援门诊的电话。医院还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在暑假期间取消休假,随时支援门诊。 医院不仅从人员上,进行了合理调配,也从医生排班上考虑季节的特点。夏季天气热,夜诊患儿多,该院就增加夜门诊和急诊医生。而冬季,医院就增加上午12点至下午3点的中班医生。 候诊时间过长得到显著改善 除了医生全力以赴外,市儿童医院其他相关辅助科室也弹性调配工作时间。目前,该院门诊服务台提前到早上7点半、下午2点上班,较门诊开诊时间早半小时,让患儿家长可以先取号再候诊。药剂科则推迟半小时下班,工作时间从8点半到12点半,下午3点到6点,让看完门诊的患儿家长可以及时取到药。 检查科室也作出了相应的安排,超声科在原有夜班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医生,一直开诊到夜晚12点。核磁共振下班时间从下午5点半延长到晚间9点半。脑电图夜班从一名医生增加到两名。检验科增加了中班人手,急诊检验一般在半小时内可出结果,其他生化检验出结果时间从两小时压缩到一个半小时。 因应患者需求,随时调整是该院弹性工作制的原则。每天早上7点到9点,收费挂号窗口基本上以挂号为主,8点半后逐渐增加收费窗口。同一窗口实现挂号、收费、办卡等多种功能。医院的门诊便民中心也同时打包了多种服务功能,从预约诊疗、预检分诊、咨询、导医导诊、清单打印、疑难病会诊等级、病情证明盖章和各种便民服务,让患儿家长能够“一站式”解决所有疑难问题。 通过多种弹性工作措施并举,市儿童医院今年候诊时间明显缩短,即使在五六月的就诊高峰期,儿内科平均候诊时间也在2小时左右。今年该院第二季度门诊退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0%,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内科门诊新的就诊区域环境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通过资源调配和弹性排班,候诊时间也较往年缩短,患者就医体验得到较大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