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市儿童医院 牵头制定中国首部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7-08-25 19:37:08

  你家孩子接种百日咳疫苗了吗?百日咳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感染时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声及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一般病程可迁延2~3个月。百日咳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在小婴儿病情可能非常严重,可能并发百日咳脑病、肺动脉高压甚至导致死亡。

  1950年全球大规模接种百日咳疫苗以来,百日咳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大下降,我国在六十年代开始接种百日咳疫苗,自1982年起,3月-4月-5月的三剂百日咳疫苗接种方式开始推广, 我国百日咳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显著下降。但随着百日咳菌株的变异及疫苗接种的改变,近十几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再次上升,出现了所谓“百日咳再燃”的新情况,我国情况也不例外。近期天津地区的一项研究显示:2010-2012年间,百日咳的年发病率为23.52/10万人,所以,百日咳的防控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小婴儿容易被传染


  成人感染百日咳可能没有咳嗽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无症状的携带者)或仅表现为轻微咳嗽;大年龄的儿童感染百日咳,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的刺激性干咳,症状可重可轻。但这两类人群都对小婴儿有极大的传染性。对小婴儿而言,在母体抗体渐渐耗竭到接种疫苗起效这段时间,正是其免疫力低下的时期,极容易被传染源感染。

  小婴儿感染后,因其固有免疫不足及适应性免疫尚未起效,所以咳嗽会比较剧烈,甚至出现咳嗽后呕吐、咳嗽导致的结膜及皮下出血、咳嗽导致的声音嘶哑、呛奶、拒食,咳嗽导致的缺氧、影响睡眠,而且因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达2-3个月,从而给孩子的健康及生长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家长们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


牵头制定中国首部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


  今年8月,国内儿科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中华儿科杂志》在“标准••••方案•指南”栏目发表了“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这是目前我国儿科关于百日咳方面的最新的同时具备权威性、科学性及可行性的指导建议。此建议在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详细、可靠的理论基础及清晰、完整、切实可行的临床指导。

  如此建议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能更好地规范各地儿科医师对百日咳的合理诊疗及管理,从而提升我国儿科专业对百日咳的整体医疗水平。对于提高对百日咳诊断的正确率,减少百日咳的流行及传播、降低百日咳患儿的死亡率及经济负担,保护我国婴幼儿及儿童健康,减轻百日咳流行导致的医疗及社会负担,有着重大及深远的积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此建议由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邓继岿教授担任通讯作者并牵头执笔完成,这也标志着我院在百日咳诊治方面,已跻身国内业界领先行列。

W020201028712702611536.jpg

W020201028712702657970.jpg


儿童医院承担深圳及周边地区百日咳患儿诊治


  深圳儿童医院感染科主要集中收治全市及周边地区的百日咳、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腮腺炎、麻疹、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性疾病,在深圳及周边地区的百日咳的诊断及治疗中,起着主导和先锋的带头作用。在诊断方法方面,感染科与呼吸科共同推广的灵敏、快捷及准确的百日咳PCR检测技术,为百日咳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支持指导下,感染科目前开展及掌握了阳性率远高于同行水平的百日咳杆菌的特殊培养技术。在临床管理方面也从不松懈,感染科邓继岿主任主持参与制订了百日咳的全国专家共识,同时在科室内部制订了并严格执行着百日咳的系统化的病情观察、诊断治疗和随访规范化方案。而感染科设计及印发的百日咳日记本,即所有入院的百日咳患儿均需要每日记录咳嗽情况及伴随表现,更是可以有效的观察病情,给医师的精准化治疗提高客观的依据。

  迄今为止,感染科承担了深圳及周边地区几乎所有百日咳患儿的诊治,重症住院患儿已超过1000例,除1例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外,其余均痊愈。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而言都是罕见及极具社会意义的。

  最近在邓继岿教授的指导下,感染科在国际传染病领域顶级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文章,首例报道中国百日咳患儿外周血“裂隙淋巴细胞”的存在,并提出使用“外周血涂片”技术诊断百日咳的设想。若设想验证成功并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将会为很多限于检测条件而无法及时开展百日咳诊疗的基层医疗机构带来巨大的帮助。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我们期待着,为我国乃至世界儿童的百日咳诊治及防控做出更大的贡献,广大的小朋友们能远离疾病的威胁,更加幸福、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