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一)传染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儿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亦可经污染物通过接触传染。 (三)潜伏期:一般 1-14 天左右。 二、儿童健康体态的预防(一)保护儿童“正气”,增强抵抗力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家长应与孩子加强交流,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心情愉悦,以维护孩子的“正气”,保持孩子具有较好的抵抗力。 (二)科学防护 1.不到或少到超市、车站等人群集中的地方。 (三)预防用药: 本着清其鼻咽,防其内侵的原则。做到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可以选用:桑叶、苏叶、淡竹叶、芦根、葛根、蝉蜕等药物,各3g。泡水当茶饮。 三、病因病机目前,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儿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状况,认为属于中医“疫病”范畴。 (一)病因: 其病因主要为“湿毒”。属于中医“瘟疫”的范畴。根据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症状,其“疫毒”具有“湿邪”的特征。 (二)病因病机: “湿毒”侵犯人体,基本遵循“温病”的传遍规律,暨“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顺传阳明,逆传厥少”的规律。“湿毒”属于外来之疫邪。其侵犯人体,首先侵犯人的口、鼻、咽喉,随之侵犯“肺胃”。亦可由下传大肠。感受“湿毒”严重者,或患病儿童素来体质较差,可以由肺逆传于“心肝”,出现危证。 概括起来,“湿毒”从口鼻而入,内犯于肺,宣肃失司,则鼻痒咽痛,咳嗽有痰;上源不利,水湿停肺,肺气闭郁,口周青灰,呼吸不利,发热咳嗽;郁而化热,形成湿热。湿热炎肺,肺气闭塞,高热胸闷,咳嗽喘促;炼液生痰,痰热互结,闭阻肺气,气急鼻煽,痰声漉漉,状如拽锯。 若“湿毒”由肺犯胃,胃失和降。则脘腹闷胀,恶心纳差,甚则呕吐;或由肺犯脾,则身体沉重,肌肉酸痛,大便溏薄;或湿热由卫及气,则高热稽留。 邪气渐退,或余毒未尽,痰热留恋,低热留连,咳嗽有痰;或阴液大损,咳嗽痰粘;或肺脾气虚,面色黄白,低热起伏,纳呆便溏。 若“湿毒”炽盛,高热羁留,亦可引动肝风,抽搐不已;肺与心同居上焦,肺主气而心主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疫邪由肺袭心,血瘀加重气滞,形成恶性循环,心阳虚衰,险象环生,危及生命。 (三)基本病机: 其基本病机是“湿毒闭肺”。 四、辨证论治(一)治疗原则: “开肺祛毒”为基本大法。 (二)分证论治 1.儿童亚健康体态的“潜伏期”防治 (1)临床表现 孩子有接触,尚未发病这一段时间,为潜伏期。一般为 14 天。早期可无症状;中期或后期,患儿会出现烦闹粘人,鼻咽不舒,口干不欲饮水,周身不适等轻微临床表现。 (2)防治原则 1)隔离 14 天。 推荐小柴胡汤与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 10g,黄芩 15g,玄参 10g,生甘草 3g 2.儿童疾病体态的初期:湿毒侵咽 证候:无热鼻痒,咳嗽无痰,咽喉不适,肌肉酸痛,腹满纳呆等临床症状。 治法:清利鼻咽,开肺祛毒。 方剂:小柴胡汤和黄芩滑石汤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 10g,黄芩 15g,玄参 10g,滑石块 15g 先煎 水煎频服 3.儿童疾病体态的极期:疫毒闭肺 症状:高热不退,咽喉肿痛,口苦乏力,咳嗽痰黄,喘憋气急,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开肺祛毒。 方剂:三黄石膏汤和千金苇茎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芩 15g, 黄连 5g, 黄柏 10g,生石膏 30g先煎 4.儿童疾病体态恢复期:肺脾气虚 症状:面色黄白无华,低热起伏不定,倦怠乏力,恶心、腹胀,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腻。 治法:培土生金,开肺祛毒。 方剂: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 5g,茯苓 15g,炒白术 15g, 5.儿童亚健康体态康复期调理: (1)生活调理: 1)处于恢复期的患儿,由于体质尚未完全康复。应继续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利于身体的康复。 (2)合理饮食,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五谷杂粮兼而食之。防止大吃大喝,嗜食无度,损伤肠胃,降低抵抗力。 (3)适当按揉风池、太阳、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摩按脐周,以利于康复。 (4)中药调理以调理脾胃为要,使脾胃恢复正常,以灌溉心肝肺肾等脏腑,加速体质的康复,可选用“钩藤异功散”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 3g,茯苓 15g,炒白术 15g,炙甘草 10g (5)外用药: 可以选用丁香、肉桂、白芷、生山楂、炒神曲、连翘,等分研粉,黄酒调之成糊状,敷脐。以助康复。 (6)饮食疗法: 儿童亚健康体态康复期的饮食应逐步恢复,不宜一下子就恢复正常。饮食总宜清淡一些为好,中医认为“糜粥自养”为佳。但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例如:可选用“皮蛋瘦肉粥”、“鱼肉粥”、“莲子山药粥”等等均可。此外,“黄芪炖老母鸡”、“当归羊肉汤”、“人参乌鸡汤”等亦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选用。 总之,就是尽快将体质恢复到正常水平。 附:儿童防感方:适应证:寒湿体质。 处方:苏叶6g,藿香叶6g,陈皮9g,煨草果6g,炒山楂6g,生姜3片。 用法用量:水煎服,1~3岁,30ml/次;4~6岁,50ml/次;6岁以上,100ml/次,每日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