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2020营养周】增强小儿免疫力,合理营养是关键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20-05-20 09:26:11

  人体营养状况对免疫功能有重要的影响。营养不良儿童对病毒、细菌等的清除能力降低,免疫力的下降导致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有利于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并进一步的引起营养状况紊乱,开始形成营养、免疫与感染的恶性循环。

  0-6岁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总体抵抗力弱,从皮肤粘膜的防线,到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不足。如何提升宝宝抵抗力,给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呢?营养是提高抵抗力的基石。只有合理、均衡和全面的营养才可以使儿童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格生长良好,智能发育加速而且使机体免疫力提高。

  营养素是免疫系统构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获得均衡的营养是提升抵抗力的第一步,那每天怎么吃,才能保障我们的孩子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呢?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合理安排膳食呢。


一、0-6月龄婴儿营养与喂养指导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该年龄段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乳母需要保障自身均衡健康饮食,每天保证500ml奶制品,1-2个鸡蛋,2两红肉白肉,2两鱼虾,1两豆制品,1把坚果,1斤蔬菜,2个水果,半斤主食,每天饮水2000ml以上。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如果宝宝每日尿量达6-8次,说明宝宝吃的奶量充足。
3.足月儿生后2周(早产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个单位,多晒太阳。
4.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再考虑添加适宜的配方奶,每天奶量约150ml/kg。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W020201028728448801030.jpg


二、 7-12月龄婴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


1.继续母乳或/和配方奶喂养,逐渐形成规律,定时喂养,满6月龄后添加辅食。 2.添加辅食需从糊状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糊、蔬菜泥、水果泥等开始,待宝宝适应后逐渐添加瘦肉、鱼、鸡蛋等。辅食添加应遵循从一种到多种、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达到食物多样化。
3.7至9月龄婴儿:每天母乳或配方奶喂养3-4次,奶量共700-800ml。辅食喂养2次,辅食包括含铁米粉、粥、烂面、烂菜、水果泥等,量根据宝宝需要而定,并需添加适量蛋黄、肉、禽、鱼、豆腐类。
4.10至12月龄婴儿:每天母乳或配方奶喂养2-4次,奶量600-700ml。辅食喂养2-3次,辅食质地应该较前期加厚、加粗,并可尝试块状、条状等手抓类的食物。保证摄入足量的动物性食物,一定量的谷物类、蔬菜及水果,其量根据宝宝需要而定。
5.制作辅食时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可加少量植物油,不加调味品。不喝蜂蜜。


三、13-24月龄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导


1.继续母乳或/和配方奶喂养,逐渐形成规律,每天奶量约500ml,喂养次数不超过3次。
2.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大致尝试过各种家庭日常食物,在继续提供辅食的同时,鼓励尝试家庭食物,并逐渐过渡到与家人一起进食家庭食物。学会自己吃饭,并停止夜间喂养。
3.13-24月龄幼儿一日膳食安排:应与家人一起进食一日三餐,并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以及临睡前可各安排一次奶或水果。鸡蛋1个,肉禽鱼50-75g;稀饭、面条、软饭等谷物类约50-100g;继续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尝试啃咬水果片或煮熟的大块蔬菜,并逐渐增加进食量。
4.13-24月龄幼儿的食物应该是少盐、少糖、少刺激的淡口味食物,制作过程中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

W020201028728448858333.jpg


四、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


1.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可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各安排一次加餐(加餐可选奶类或水果)。定时定量进餐,进餐时注意力要集中,每餐进食时间控制在30min内。鼓励儿童自己进食,不偏食、挑食,不吃零食。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不影响正餐为前提,尽量选择奶制品、水果、蛋类及坚果等。
3.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饮洁净的水,不喝含糖饮料。
3.让儿童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儿童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
4.经常户外活动,保障健康生长。
5.生活规律,晚9点应入睡,停止夜间喂养,保持心情愉快。
6.定期监测身高、体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对于生长发育落后的儿童做到及早就医。

W020201028728448911658.jpg

  归纳为一句话:提高抵抗力,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充足睡眠、合理运动!其中营养均衡膳食是提高小儿免疫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