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儿童医院完成3例小儿射频消融术 填补深圳地区小儿射频消融术空白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7-09-15 16:28:06

  深圳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三民工程团队首次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下成功完成3例小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该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深圳地区采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下根治小儿心律失常的空白。


三名患儿常年求医 药物无法根治疾病


  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了3名心律失常的小朋友。本应是爱玩好动的年龄,但他们却不敢同同龄儿童一样尽兴活动,只能当一名“文静”的乖宝宝。因为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剧烈活动常常引起心脏不受控制的“疯狂”跳动,求医数年,药物治疗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长期困扰和影响着孩子的正常生活及学习。

  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专业刘麟主治医师介绍,儿童心跳一般每分钟在140次以下,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窦房结失去了对心跳的控制功能,发作时每分钟心跳达150-250次,时间长了可导致患儿心悸,造成精神萎靡、血压下降,出现心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现象。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只能暂时控制症状,难以根治心律失常,且长期口服药物可能存在毒副作用。


与“三名工程”团队合作 实施射频消融术


  刘麟医生介绍,射频消融术是采用射频能量经消融导管到达心脏,通过消除心律失常的触发点或打断折返环路,从而根治心律失常。作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根治手段,射频消融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儿童血管细、心脏小、心肌易受损等特点,因此小儿实施射频消融术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禁区,目前国内也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此类手术。而深圳虽然心律失常患儿较多,但既往未开展儿童射频消融治疗,大部分患者只能接受药物治疗或到北京上海等地求医,极为不便。

  深圳儿童医院心内科在深圳最早开展儿童心血管介入以及电生理检查,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三名工程团队合作,重点开展儿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3名患儿入院后,心内科刘琮主任立即组织医疗团队和“三名工程”儿童电生理专家曾少颖教授对3名患儿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积极讨论,最终决定采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下实施射频消融术。

  9月9日,在医务科统筹领导下,由心血管内科、麻醉科、心外科组成的治疗团队的通力合作, 由三名工程儿童电生理专家曾少颖教授、心内科刘麟主治医师主刀,采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下成功为3名患儿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术。


手术成功 治疗儿童心律失常不用去北上广了


  曾少颖教授介绍,传统射频消融治疗是在X 线透视下标测并消融,为二维平面,空间结构难以定位,耗时长、X射线辐射量大、且对于特殊类型及射频消融靶点位置复杂的心律失常无法进行标测、术后复发率较高、病人和术者的射线曝光时间较长。而目前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心脏三维空间清晰、消融靶点定位精确、X射线辐射量极低,明显优于传统射频消融治疗。

  这三名小朋友中有一例为罕见的希氏束旁道,因距离希氏束非常近,射频介入治疗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可能损伤希氏束,造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风险极高。而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下精确找准靶点,精准消融,最大程度降低了风险。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患儿均完全康复。

  此次深圳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名工程团队首次采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下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术,填补了深圳儿童心动过速采用三维标测系统导航标测射频消融术的空白,标志着儿童心律失常治疗水平上有了新的突破。以后治疗此类疾病,不用去北上广辛苦求医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从9月15日开始,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内科引进的“三名工程“团队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电生理专家曾少颖教授每周二下午将在儿童医院出诊小儿心律失常门诊,广东省人人民医院心儿科终身教授李渝芬教授每周五上午出诊胎儿先心咨询门诊,有需要的患者可预约就诊。

W020201028713112360483.jpg

术中电生理检查

W020201028713112401721.jpg

医疗团队正在进行手术前的准备

W020201028713112452639.jpg

医疗团队正在进行射频消融术

W020201028713112509220.jpg

三维导航下建模消融

W020201028713112556188.jpg

三维下消融靶点

W020201028713112596205.jpg

三位小朋友完成手术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