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院狠抓医疗质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10月底,我院代表深圳市接受卫生部“质量万里行”检查,根据信息反馈,我院在广州、深圳接受检查的单位中,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我院抗生素专项整治行动充分体现了持续改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临床医师加强了合理用药意识,不滥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全院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的共识,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目标控制成效显著,并在持续改进,目前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和微生物送检率均达标。今年1-11月份门诊输液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96%。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我院2007年印制了医疗核心制度小红本,人手一本,方便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掌握,今年又增订了《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特殊检查室工作制度》等二十多项制度。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晨交班,了解临床科室工作运行情况,掌握临床科室病人收治情况以及科室对危重病人处理及报告情况,参加临床查房及全院病历讨论。医院坚持夜查房制度,采取不定期、不预先通知的夜查房方式,重点检查各级医生、护士在岗情况,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新病人、围手术期病人的病情掌握情况,医疗文书完成及时情况,急会诊到位情况及交接班本完成情况。 三是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我院今年已开展了13个专业3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工作,累计完成5766例的临床路径管理,科室覆盖面达80%以上。卫生部公布45个临床路径病种,我院已开展32个病种,占71%。2012年上半年实施路径病种住院患者共5090例,入径管理2979例,入径率58.5%,完成路径2917例,完成率98%,变异353例,变异率12.3%。临床路径的开展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促进团队合作、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开展医务人员医疗安全及法律法规培训工作。为了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我院举办了年度医疗纠纷案例分析会,聘请专家进行《医疗责任侵权》、《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等专题讲课,通过法规及制度学习,使医务人员在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上有所提高,提高了风险处置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五是通过主动到临床找问题,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组织召开各种医疗业务协调会议,提高服务质量。医院今年分别召开了小儿实体肿瘤治疗协作组协调会、病理科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会、新生儿科与急诊科协调会、医学影像科与临床相关科室沟通协调会、外科手术治疗癫痫协调会等多部门之间的沟通会议,促进了科室之间有效协作,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服务质量。 六是防患于未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我院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今年组织了少年宫群体踩踏事件应急救治演练、黄埔中学学生集体食物中毒演练。通过演练,发现医院处置突发群体医疗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医院应急救治的能力和全院多科室综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是加强三基考核及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我院根据《深圳市儿童医院医务人员“三基”培训及考核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全院中、青年医师在线进行“三基考试”,定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考核,今年我院举办了全院职工“双人法徒手心肺复苏”技能竞赛。 八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今年重点加强了ICU及新生儿科病房预防医院感染干预工作,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考核,达到规范洗手、人人过关的要求。加强了多重耐药菌与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工作。医院制定了《NICU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及《医院院内感染暴发处理流程》,专门组织演练,效果良好。 九是妥善处理医患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今年医院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成立了医患关系协调办。协调办统一受理投诉并分类处理。协调办的成立使群众投诉渠道更加通畅,及时化解了医患纠纷,促进了医患和谐。医院加强了网络与媒体的舆情监测,通过微博和网络论坛应对危机。制定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疗纠纷事件新闻发布工作预案》,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