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探秘心理科】孤独的孩子就是孤独症吗?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6-03-31 20:04:51

  在我们心理科门诊,常常有家长来咨询:“医生,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不和其他孩子玩,显得很孤独,老师让我带来看看是不是有孤独症?”

  那么,孤独的孩子就一定是孤独症吗?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问。

  “孤独”是对精神世界有着执着追求的人的一种自我体验,这类人大多孤傲清高,往往在群体中显得比较孤僻。但孤独并不等同于孤独症!也许是中国文化的中庸思想的影响,希望模糊概念,把一个严重的疾病和中性词汇关联,以减少对患者和家庭的不良感观。但这样,也会造成一些误解。

  孤独症是中国大陆的疾病命名,它的英文名为Autism,港澳台称为自闭症。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是一类叫广泛发育障碍的疾病。根据2013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5版,归类于神经发育障碍,最新学名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包括了中国标准的广泛发育障碍这一类疾病下的典型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及阿斯博格(Asperger)综合征等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涵盖了接近正常儿童的轻度孤独症到严重的孤独症,为讲述方便,在这里就简称孤独症。那么,这一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根据最新诊断标准,孤独症的核心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在多个场合,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持续缺陷。这个特征的表现往往有三部分。一、我们常常看到严重的孤独症孩子不理人,不看人,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周围发生任何事是否都与他无关。二、这些孩子常常不会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要什么东西就拉着父母的手去(将父母的手当作工具),大部分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甚至有些终身不会说话,但语言发育异常不是主要特征,就是能说话的孩子也不会使用语言,轻的说话东拉西扯,抓不住谈话重点,稍重的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或者重复说同样的话。三、这些孩子难以察觉别人的心思或情感并做出反应,没有与人共享乐趣的愿望,甚至对同伴一点也没有兴趣。 孤独症的另一类核心特征是局限的、重复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或活动方式。这个特征主要表现为:一、重复转动身体,反复用同样方式摆放玩具,鹦鹉学舌。二、刻板语言,或者生活中表现难以改变的固执行为,例如极度挑食,走路走固定路线。三、非常狭窄及过度专注的兴趣,往往特别喜欢圆形的东西。四、对声音、疼痛、触觉等过度反应或者迟钝,常常迷恋看光影。

  以上两组特征性表现,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许都显得比较深奥了。是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一类疾病由于有轻中重症状的不同表现,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有差异,而且,小年龄孤独症和同属于神经发育障碍的智力发育迟缓,交流障碍,大孩子混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凭经验很难鉴别。就是在孤独症诊疗的临床上摸爬滚打很多年的专科医生,对轻症的孤独症诊断起来都是非常困难!除非是非常严重的孤独症,家长无法通过“百度医生”来自己诊断孤独症,最好是找专业医生来确诊,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以便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开设了孤独症专病门诊(首次就诊,初步确定相应心理评估内容后,一般要预约2-4周才能预约到评估)。

  那么,对家长来说,出现哪些线索,需要找专业科室的医生确诊呢?大部分孤独症没有正常的发育期,以语言发育迟缓来初次就诊的占绝大多数,少部分细心的家长是以不理人来就诊。如果孩子在发育期,出现下列症状要警惕:孩子3月大视线一点不跟踪亲人,6月面部表情少,非常安静,8月不认生,1岁不会发单音,2岁不说2个字,3岁不会说简单句等,再加上不理人,不看人或者眼睛不会说话,不和同伴玩耍(不是害羞的原因),甚至和家里人也没有互动。如果有以上表现,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规范的孤独症相关心理测试,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听从老人说或邻居说“孩子大一点就好了”“贵人语迟”,往往延误孩子的诊疗。须知,孤独症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疗效更好!

  对于孤独症的诊断来说,需要做规范的相关心理评估,往往还需要做脑电图、脑核磁共振甚至分子遗传学的检查等特殊检查进一步深入了解孩子的状况。明确诊断后,尽早进行特殊教育训练,物理治疗或者合并药物治疗。一般来说,早期诊断治疗(年龄3岁以下),症状较轻,有语言,没有家族史,家庭及周围环境接纳和支持等是孤独症治疗效果好的有利因素。

  因此,社会和家庭多了解孤独症的知识,从心底真正接纳孤独症孩子,减少家长的病耻感,促进孤独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孤独症孩子之幸,也是社会之幸!今年的4月2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将举办孤独症义诊,“拥抱自闭症儿童”活动及召开特殊儿童家委会的筹备会议,以促进孤独症儿童尽快融入社会!星星的孩子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请用大家的爱,来打开他们的心!

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 周家秀

2016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