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8月19日中华口腔医学会第31个二级分支机构--镇静镇痛专委会在古城西安成立,来自全国各省市及台湾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成立会议。专委会经历了两年筹备时间,汇集了包括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华西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等在内的各大知名医学院校与医院的麻醉界、口腔界的专家,会议选举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徐礼鲜教授为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万阔教授为候任主委,张伟、郁葱、徐辉教授为副主委。这次会议是我国历史上全国性口腔镇静镇痛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反映了我国口腔镇静和镇痛事业的蓬勃发展,专委会的成立对加强镇静镇痛的技术普及、宣传和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促进我国口腔舒适化治疗快速发展。我院口腔科丁桂聪主任出席本次会议并应选成为常务委员,我院同时成为镇静镇痛专委会的常委单位,也是深圳首家专科常委单位。 镇静镇痛专委会成员合影(左上四为丁桂聪主任) 镇静镇痛是指通过药物手段消除病人痛苦,减轻病人焦虑与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口腔治疗主要的镇静镇痛技术包括:局部麻醉,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口服/静脉麻醉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是阻断小范围组织区域的感觉传导,而对意识认知无影响(即无镇静作用),达到清醒无痛的状态,也是最常用的镇痛技术。笑气/氧气吸入麻醉具有镇静和轻度镇痛的双重作用,患者意识仍然是清醒的,对语言指令能正常反应,心情愉悦,对疼痛的耐受度增高。而口服/静脉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患者,意识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暂可逆的,也是俗话说的“睡着了看牙,睡醒了回家”。大部分的患儿或家长就诊时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会疼吗”,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患龋儿童的治疗率只有10%,疼痛或者对疼痛的恐惧是大多患龋儿童或家长拒绝就诊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舒适化口腔治疗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镇静镇痛技术正是实现无痛治疗的基础。 我院口腔科在口腔舒适化治疗的领域起步较早,已开展目前所用主流的镇静镇痛技术,对于低龄严重龋坏儿童,牙科恐惧症儿童,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的综合治疗有较多经验。在成为镇痛镇静专委会常委单位后,在学组的支持和推动下,将更广泛的开展舒适化治疗工作,为更多的小朋友提供舒适的、优质的口腔治疗。 为什么提倡口腔舒适化治疗?是因为我们重视的不仅仅是结果,患儿的治疗体验同样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现在痛一下看好牙就不痛了,忍一下”,“看好了我们再也不来了”,大部分的家长会这样鼓励患儿,这种观念是不适宜的。口腔健康不是一锤子买卖,是需要患儿,家长,医生长期的互动和努力来维护的。一次非常不愉快的就诊体验可能给孩子埋下了牙科恐惧症的种子,因为我们往往是孩子对口腔检查/治疗的最初体验,我们希望能做到不仅是能解除痛苦、恢复功能与美观,而且是通过安全,微创,无痛的方法来实现,通过良好的就诊体验树立孩子对口腔检查/治疗的正确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观念。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 除了镇静镇痛技术外,更为关键的是我科有专业优秀而富有爱心的医疗护理团队,有出色的沟通交流能力与丰富的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经验,配合先进齐全的治疗设备与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我们有信心也希望能让孩子看牙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不仅守护孩子的口腔健康,更守护每一个自信而可爱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