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血液肿瘤科专科护士李雪梅,在B超引导下成功为一名9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为患儿的治疗建立了重要的静脉通道。 新新(化名)患有多发病,且因反复抽血打针、反复住院等原因,外周静脉已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加之患儿使用化疗等药物,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为建立静脉通道,满足患儿治疗时同时需要两条静脉通道:一边输注化疗药物;一边水化碱化。在与家属反复沟通后,血液肿瘤科的专业置管护士在B超引导下成功为其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 PICC全称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对普通单通路PICC导管优势在于:两个末端分别由3个瓣膜组成,先进的流体力学设计、瓣膜两侧形成“微循环”,冲洗更加充分没有“死腔”;耐高压和CVP监测多功能满足复杂的输液需求;同时兼顾患儿化疗时双通路的有效使用:避免同时输注两组化疗药或同时化疗和水化碱化,需再次外周通路的建立,极大减少了患儿的穿刺痛苦。 我院自开展PICC置管技术至今,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属的认可。连续两年开展省级、国家级继教班,不断推广专科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此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满足了患儿的治疗需求,也有效降低了置管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