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教育理念与儿科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 ——听取汕头大学教育讲座体会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7-03-08 16:14:47

  2017年1月我院正式挂牌成为汕头大学深圳儿科临床学院,承担汕头大学儿科学专业全英班的教学任务,这是我院在向高水平医院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医生不仅要会看病,完成医疗任务,做好一名医生,也要会教学、传承医学知识及技能,做好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夯实业务知识,将临床知识、实践技能教给学生的同时,更可使自身在此过程中将医学理论及实践进行梳理,进一步促进医疗水平提升,互为推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为了更好地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从2017年2月17日开始,我院开始全英师资培训课程,该课程将持续14周,每周1次课,每次60~75分钟,培训语言为英文,每次授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医学教育方法的培训,第二部分选取全世界最著名的医学专业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的病例报道进行教学。通过该课程,一方面学习专业英语,更重要的是学习国际先进的医学教育方法。通过师资培训,将学习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教学当中,这是培训班的目的所在。

  听取课程除了可以锻炼提高英语听力及表达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世界先进的医学教育方法。目前已进行两周课的学习,均由汕头大学医学院边军辉院长亲自授课。这两节课中有一个内容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将教学目的进行分级,有知识水平级(Knowledge)、应用级(Application)、解决问题级(Problem Solving)。以前我们经常提到的是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就是将课本知识与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是医学学习及实践总的指导原则。教学目的的具体分级,使得这一原则细化、可具体化操作。这种教学目的的分级评估可用来考察学生,也可评估老师。比如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是发热,按照这个教学目的划分,课本上讲的比如发热的类型有稽留热、波状热、弛张热、不规则热;发热的程度有超高热、高热、中等度热、低热;发热的机制等等,掌握这些内容,可回答提问,就是达到知识掌握这个水平。更高一个层次,如有一个发热的病人,老师问学生,“这个病人是否有发热、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可以将获得病人具体信息与医学知识结合进行归类、区分,这算是达到运用这个层面;再进一步将归类的信息汇总、分析,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总结病例特点,比如说婴儿,男性,超高热,热型为稽留热,热程5天,在加上一些伴随症状得出这个孩子发热的病因,也就是说诊断,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层面。 教学的过程就是从纯理论的知识层面升级到让医学生、低年资医生具备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晰的教学目的划分,让老师清楚地评估学生处于哪一个阶段,同时也是评估老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当然,同一教学方法,在不同的专科可有不同的理解,结合相应的专科病种进行教学、分析、应用。

  相信在之后连续进行的授课当中,所有医生会学习到更多的全新的、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

W020201028710574450090.jpg

汕头大学医学院边军辉院长在授课

W020201028710574518272.jpg

全英培训班的授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