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智能化全流程就医亲历记作者:@李青大夫 授权转载 前几天,趁去珠海参加全国会之际,我顺便参观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全流程智能化就医流程。 深圳市儿童医院建于1998年,目前开放床位1300张,日均门诊量约5000人,门诊量应该说比较大了。但进入门诊区,家长带患儿来往穿梭比较有序,没有发现想象中的拥挤。 我们跟随一个事先约好的患儿家长去体验就医的过程。此前一天,这位家长已经在手机上下载了该院的微信平台,系统了解了该院的医疗情况,根据病情选好了一个专家并预约了专家号和准备就诊时段,通过支付系统付了挂号费。等我们快到医院时,她在手机上点击了“取号”。其实不是真的去取挂号条,而是确认现在要来看病。按系统规定,可提前1周预约,在预约的时段前半小时取号,按取号顺序就诊。如患者临时需要就诊,可预约2小时以后的号。 在候诊区等候时间不长,电子显示屏通知她到专家的诊室去就诊。经询问病情后,专家开了几项检查,患儿家长随即在手机上付了检查费。等到了检验科,抽血窗口已经显示了她的信息。采血后过了一段时间,她在自己的手机已经查到了检查结果,同时,医生在电脑上也看到了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开了一些药物,当然她还是手机付费,窗口取药,整个过程下来用时不到半天。诊后,这位患儿家长非常满意并在系统里给了医生好评。 2009年,深圳市卫生系统开始实施预约挂号,当时的预约方式是电话预约和基于PC的网上预约。2011年微信流行之初,深圳市儿童医院便通过就医160的微信号开始微信预约挂号。今年6月开始,该院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全流程智能化就医程序(也有人简称医院APP)。所谓的全流程,就是诊前、诊中、诊后一气呵成,就像刚才我体验的就诊程序。 目前医院最让人诟病问题之一就是挂号、交费、取药重复排队,患者大量的时间耗在这些过程中,而真正和医生的交流时间却较短。而医院APP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方便、快捷,互动性强,患者可随时随地快速查询医院信息,预约、咨询、挂号、交费等在自己的手机上就能完成,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医患之间的交流。另外,在便捷、高效的同时,没使用一张挂号条、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单、处方单等,大大节约了打印的纸张。 不过,这家医院是儿童医院,绝大部分是自费患者,可以自主网上付费。而普通医院绝大部分是医保患者,目前手机是无法消费医保卡的。所以医保患者想享受这个便捷高效的程序,可能还需要一个协调过程。 此外,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就医,还要走传统的就医流程。不过,该院在各门诊区设置了若干个导诊员,为患者多方位的就诊选择提供帮助。 原文网址:http://toutiao.com/i6221425915075756546/?tt_from=weixin&utm_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