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为治癫痫生吞青蛙 茂名3岁男童感染寄生虫 ——深圳市儿童医院告诫市民勿食青蛙、蛇等食物 以免感染寄生虫病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15-08-26 23:46:39

W020201028705103632453.png

  晶报讯(记者 罗俊杰)昨日,记者从深圳市儿童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救治的一名两岁男童,其家长为治疗癫痫,听信老家民间偏方,让孩子活吞青蛙。这导致孩子体内感染寄生虫,阴囊、腹壁出现了包块,现已做手术切除,取出寄生虫,并作进一步治疗。医生提醒,野生青蛙、蛇等野味,容易携带寄生虫,广大市民应该不吃或慎吃。

治癫痫男童活吞青蛙

记者昨日上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看到这名男童,他坐在病床上,显得非常文静。男童妈妈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来自广东茂名,男童现在两岁11个月,有抽搐史,经医院诊断患有癫痫。2014年10月,家长把男童带回了老家,按当地民间偏方给他吞食了一只活青蛙。“那只青蛙是我爸从野外抓回来的,很小的一只,洗干净之后就让他吞了。按老家习俗,这样能治病。”男童妈妈回忆说。

今年7月31日,家长发现男童右侧阴囊长有包块,便入住深圳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治疗。因为家长未跟医生交待活吞青蛙的事,所以住院一个多月,仍未查出病因。8月12日,经该院全院医生会诊,及家长透露活吞青蛙的事,医生评估由寄生虫引发的可能性较大。后经送深圳市疾控中心查裂头蚴抗体,结果呈阳性。8月2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对男童进行体表包块活检,通过手术对其阴囊、腹壁的几个包块进行了切除,并从阴囊包块中取出一条长约1.5厘米的白色细长寄生虫。8月23日,男童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目前,男童病情稳定,医生正在申购一种特殊驱虫药。

“我们怀疑男童体内还有寄生虫及虫卵,它们会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个脏器。因此,我们需要申购一种叫吡喹酮的驱虫药,需进一步观察。这种药目前深圳比较紧缺,希望深圳的药商能常备一些这种药。”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雷旻说。

青蛙和蛇等要慎吃

雷旻建议,市民最好不要食用或慎吃野生的青蛙、蛇类等,以免感染裂头蚴等寄生虫。该寄生虫病可能导致颅内占位,会引起抽搐,昏迷,也可导致眼眶、膀胱等脏器占位,一旦染上,会非常麻烦。

据介绍,蛇类是自然界寄生虫最多的动物之一,因喜食青蛙和老鼠,蛇成为裂头蚴最多的宿主。在上海,人们在一条野生大王蛇身上曾发现150条裂头蚴。因此,不食生蛇血、蛇胆,不食用野生的蛇肉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南方农村有用青蛙肉槌烂生敷贴在皮肤伤口患处以治疗局部溃疡等疾病的习俗,还有人捕捉小青蛙生吞,以为这样能医治腰腿酸痛、筋骨疼痛,结果导致曼氏裂头蚴感染。雷旻说:“现在医学昌明,还是要相信科学,尽量不要听信这些民间偏方、土方,以免给自己带来病患。”

现在有些市民喜欢吃野味,如青蛙、蛇等,尤其是蛇胆,感染寄生虫的几率较大。爆炒、涮火锅等方法及普通冰冻都无法彻底杀死寄生虫。酱油、食醋、生姜汁、芥末及酒等对裂头蚴的杀伤作用也很有限。如果非要吃的话,一定要经长时间高温烹煮后再吃。”

裂头蚴多从蛙、蛇来

雷旻介绍,裂头蚴学名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一种,是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曼氏迭宫绦虫成虫长60-100厘米。“裂头蚴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出幼虫,幼虫被剑水蚤吃后发育成原尾蚴,寄生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体内;成虫寄生在猫、狗的肠道中,也会寄生于人的肠道。虫卵先吸附在人的肠壁上,然后孵化成幼虫,幼虫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体表或人体器官,再慢慢长大。长的成虫可达一米。”

随着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增多,近年确诊的裂头蚴病例呈逐年递增趋势。绝大多数病例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仅我国就已经发现上千例裂头蚴病例,患者多有食蛙或蛇的经历。

感染裂头蚴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食用生青蛙、蝌蚪或未熟的蛙肉、蛇肉,这是感染裂头蚴的主要方式;

●某些地方风俗用青蛙皮局部贴敷伤口,会导致裂头蚴感染;

●生吞蛇胆、生饮蛇血,食用生或未熟的蛙肉、蛇肉;

●进食未煮开含虫卵的水,比如野外的溪水、塘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