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1年,我们的工作除了更好的服务患者,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动力,那就是在创三甲影像介入组组长、超声科主任夏焙的带领下,以“三甲”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科室的各项工作,争创“三甲”。 2012年初,在2011年大家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我们的工作已初见成效。首先,我们将科室的各项制度完善,并装订成册,定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检验和补充;其次,科室的每次病例讨论及业务学习,均进行详细的记录,科室年资较长的医生定期为新进医生讲课,快速提高新进医生的医疗水平;第三,科室严格执行“危、急、值”制度,遇到疑难、急重及特殊病例,实行“双签名制度”,最大程度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为病人及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参考。 2012年2月7日和8日,超声科主任夏焙,分别带领超声全科人员及影像介入组各组代表认真、细致的学习了“三甲”的评审细则,逐页、逐项落实。并总结归纳了几大记录本包括《质量管理记录本》、《业务学习记录本》、《医德医风记录本》、《民主管理记录本》及《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记录本》,同时根据我组的特殊性质,备制了《大型仪器培训及学习记录本》、《仪器维护及使用记录本》。 会议上,我们根据“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进行了详细学习及解读,并用红色圈出了重点及容易遗漏的部分,在标准细则的下方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每项要求包括哪些内容、应记录在哪一个记录本中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统一了超声科、放射科及介入组的记录方式,并进行了组内的分工和沟通,确保完成每项工作。 2月9日,科主任夏焙在超声科晨会上再次落实科内各项内容的负责人,做到责任到人,按照内容及时间分别指派专人负责,定期完成。2月20日,夏焙主任给影像介入组内各小组制定了《影像介入组2月进展表》,并要求大家在2月末填报完成,以后每月均按照同样的方式汇报工作进度,要求大家互通工作进展,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工作。 我们小组的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评审中一再强调的“持续改善”,我们没有像某些医院一样,进行大量资料补充和添加工作,而是保持了我们工作的原貌。例如,我们的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在前几年就已经开始以手写的形式体现,而从2011年开始,我们所有病例讨论都采用了电子文档的形式,并进行了打印、装订备查。 “创三甲”的过程固然辛苦,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的审视自己,在业务和管理上不断完善自己。“三甲评审的标准”是我们对自己的第一步要求,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要不断改善、继续进步,做到“三甲”中的“三甲”!(影像介入组 李姝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