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市儿童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例SMA新生儿窗口期的治疗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路新国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21-04-15 11:44:00

  守护患者的生命,是医生的职责和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宗旨。我院神经内科秉承医者初心,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取得新的突破,成功完成全国首例SMA新生儿窗口期的治疗,以精湛的医术、敬业的工作态度谱写党性辉煌,以实际行动和成效为患者办实事、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党献礼。 

  2021年3月26日晚上6点,深圳市儿童医院手术室5号间,灯火通明。为了这一台看似小小的手术,却动用了几个科室的主任、医生、护士,大家不辞辛苦,最终在大家的配合下将这一支5ml的诺西那生成功注射到孩子的脑脊液内。“此时,我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路新国主任表示,“这注入的不仅是一支价格不菲的药物,而且是我们所有人对孩子的希望。” 

  据了解,该患儿是我国最小一例接受诺西那生钠注射的病例,也是唯一一例在窗口期(症状出现前)接受治疗的病例。路新国主任介绍说:“该患儿是3月22日,一个妇产科医生朋友,说她们有个新生儿宝宝,目前经过基因检测,结果为SMN1基因7、8号外显子纯合缺失,明确诊断5qSMA(脊髓性肌萎缩),而且家长也经过多种途径了解到有治疗的药物,并且知道深圳市儿童医院是全国定点SMA治疗中心,希望得到我的帮助,可以尽早给孩子用药。作为一名资深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儿童神经肌肉病专科医师,我当然义不容辞。  

  次日,爸爸妈妈及看孩子的姑姑、奶奶带着还在襁褓中安睡的宝宝到了我的诊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位坐着轮椅的20多岁的女性,尽管戴着口罩和帽子,仍可以看出其虚弱的躯体。经了解方知这位女性就是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5qSMA 2型患者,凭借其坚强的意志及其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长大成人并结婚生子,可以想象这个宝宝的来之不易,以及家长迫切治疗孩子的愿望。经过系列检查,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四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也就是孩子完全是一个正常的宝宝,但是基因报告为孩子的一辈子贴上了一个“SMA患者的标签”,想想对孩子对家庭来讲是何等残忍,也就是如果不能尽早治疗,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妈妈现在的样子,如果在孩子出现肌无力之前就开始治疗,将会有90%以上的机会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这个时期我们叫“治疗的窗口期”。作为医生,我被妈妈的坚忍不拔感动,我也希望孩子的未来是充满阳光。可是在现实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尽管我们之前已经对9例SMA患儿成功进行了药物的鞘内注射,但这些患儿由于病情的原因已经出现明显肌力低下、活动困难,因此穿刺注射都比较容易,而眼前这个宝宝首先年龄上还是一个新生儿期(还是孕33周的早产儿),体重仅有3.2kg,而且孩子现在的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肢体活动有力,预示着按原来常规的鞘内注射给药办法实施非常困难。 

  孩子入院后我们组织了多学科的会诊,为了操作能顺利进行,为了能将药物完整的用于孩子,最后研究决定并告知家属,到手术室在麻醉科医生的配合下,由神经肌肉病及新生儿医生共同参与下进行鞘内注射。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3月27日,孩子一切情况良好,已出院回家,看着家长抱着孩子,满面笑容,我深深感觉到作为医生被需要的幸福,我为医,我自豪!希望孩子带着我们的祝福茁壮成长。今后我们仍将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信念服务好患儿、服务好我们需要服务的所有人,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SMA疾病科普】 

  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异常基因携带率为1/35—1/50,新出生活产婴儿的发病率为1/10,000。本病是由于基因的突变导致神经元活性蛋白的缺失,从而导致患儿肢体肌肉的无力、肌张力低下、吸吮困难、咳嗽无力、等表现,严重者(婴儿型)常在儿童早期死于呼吸衰竭,因此本病是一种严重致残性及致死性疾病。 

  目前针对本病已经有药可用,主要是诊断基因的修饰,增加神经元活性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孩子的肌力。而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越是早期应用,效果越佳,尤其是应用于窗口期(症状前期)效果最佳。 

  深圳市儿童医院SMA治疗中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SMA治疗中心之一,到目前为止已为十例患儿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我们将继续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服务好每一位需要我们的患儿。  

  

  W020210415425640915565.png

  患儿术前多学科讨论及和家长谈话 

  

  W020210415425641025281.png  

  在手术完成药物的鞘内注射 

  

  W020210415425641138214.png  

  患儿出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