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午,我院神经内科护士在例行查房时发现陪护4床脑瘫患儿的爷爷精神差,脸色苍白,腹痛并伴随着呕吐,立即上报给住院总和上级医生。主治医生赶来后及时做了紧急处理,让患儿爷爷平躺,帮其测生命体征和血压,预计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并建议其立即到成人医院就治。 经过患儿爷爷口述了解到,患儿妈妈近日因洗澡不慎滑倒被瓷砖割破右脚筋,现打着石膏在家静养,爸爸在关外一家公司做业务,爷爷六十多岁且有低血压史,现在是一个人在病房陪护患儿。神经内科护士长叶敬花立即打电话通知患儿爸爸,并通知我院医务社工介入。 医务社工赶到病房时,患儿爸爸已带着爷爷去北大医院看病去了,患儿现在仅有1岁11个月大,患有重度脑瘫和癫痫,看护问题让科室很是着急,希望社工能帮其找到志愿者陪护。社工和及时赶到病房的患儿舅舅做了沟通,表示若实在家里没有人来照顾患儿,社工可帮其找志愿者来暂时陪护。第二天上午,社工到病房探访时,患儿爸爸告诉社工,爷爷去北大医院做了输液处理,病情已稳定现在家休养,非常感谢医院及时通知并处理了这件事,让老人的病情没有出现任何耽误,同时也很感谢医院帮他想办法解决孩子陪护问题。 这是发生在病房里的一个小小插曲,却充分体现了我院科室在临床工作中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医务社工服务工作的介入和跟进,也为我院对病人的服务提供了一个保障。(医务社工 吴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