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儿童医院代东伶团队首次发布在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研究中发现的两株潜在功能菌株基因组序列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福田院区 作者 : 邹亿贵 供稿科室 : 内镜中心 发布时间 : 2025-09-26 11:43:39

  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代东伶教授团队在国际微生物学期刊 Microbiology Resource Announcements连续发表两篇研究成果,分别报道了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粪便中分离出的两株细菌—Mediterraneibacter faecis SZCH001 和 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SZCHProba001的基因组序列。这两项研究为深入解析肠道微生物与神经发育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资源,标志着深圳在儿童肠道菌群与自闭症研究领域取得又一重要进展。

  代东伶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粪菌移植(FMT)在儿童消化系统及神经发育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尤其在自闭症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深受患者家庭认可。本次发表的两项研究是其团队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重点项目支持下,结合临床样本与前沿测序技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其中,Mediterraneibacter faecis SZCH001 分离自一名8岁自闭症男童的粪便样本。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此前研究提示其在成人ASD患者中更为常见。基因组分析显示,该菌株基因组大小为3.42 Mb,GC含量40.27%,包含3,221个编码基因,并携带一个质粒。与其标准菌株相比,ANI值为95.97%,提示其具有一定的遗传独特性。

  另一株 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SZCHProba001 分离自一名6岁男童粪便,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已知在动物模型中具有抗炎、抗肿瘤和代谢调节等多种保护作用。基因组大小为5.03 Mb,GC含量45%,编码4,099个蛋白质。值得注意的是,该菌株携带多个与芳香氨基酸代谢、维生素B合成与转运相关的基因,同时也检测到结肠菌素和四环素耐药基因,为其后续功能研究与潜在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代东伶教授表示:“这两株菌的基因组数据的公开,不仅丰富了公共数据库资源,也为后续开展ASD患儿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功能验证及潜在益生菌开发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代东伶团队在FMT治疗儿童自闭症、肠道功能紊乱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已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受邀于2025年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 2025)和欧洲联合消化疾病周(UEG Week 2025)进行大会报告,彰显了深圳在儿童微生态治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文章链接:

  Zhu 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Mediterraneibacter faecis SZCH001, isolated from an autistic child.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nouncement. https://doi.org/10.1128/mra.00701-25.

  Zhu et al., 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SZCHProba001, isolated from feces of a 6-year-old boy.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nouncement. https://doi.org/10.1128/mra.00422-25.

  数据公开信息:

  基因组数据已保存于NCBI数据库,登录号分别为:

  SZCH001: GenBank JBNCMN000000000, SRA SRR33208113

  SZCHProba001: GenBank JBNCMM000000000, SRA SRR332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