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5年度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共有8个项目获得资助,科研工作再创佳绩:首次同年度获批2项面上项目(安天琛、王之明),另有6位青年学者(马可、常贞、吴楚姗、刘晓亚、文庆、潘婷婷)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总资助金额280万元。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标准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儿童专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度分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5项、9项、7项、8项,共计31项,体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自高水平医院建设以来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上的不懈努力,以及在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绩。
表 深圳市儿童医院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
在此,2025年度获得资助的8位项目负责人对全院人员给予勉励,希望更多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积极投入科研工作,秉持求真精神,专注深入,持续探索,力争取得研究成果。
儿研室 安天琛博士
寄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儿研室 王之明博士
寄语:守得云开见月明。感谢,感恩,继续努力!
儿研室 马可博士
寄语:每一天都有突破的可能。
感染科 常贞博士后
寄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内分泌科 吴楚姗博士
寄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药剂科 刘晓亚博士
寄语:开卷有益。
药剂科 文庆博士
寄语:心怀希望,步履不停。
神内科 潘婷婷博士
寄语: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自建设高水平医院以来,深圳市儿童医院聚焦科研能力与科技创新持续,逐步形成中青年科技骨干梯队,建成高水平科研平台,并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已全职引进国家杰青1名,自主培养广东省杰青、深圳市杰青、深圳市优青各1名;获批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成为深圳市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800余篇。学科与专科建设方面,中医科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新增小儿外科、儿童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医院位列2022年度专科综合排行榜华南地区第20位;专科声誉排行中,小儿外科、小儿内科连续多年稳居华南地区第2名,小儿内科首次获得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罕见病首次获得华南地区声誉排行榜提名。2023年医院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跻身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学科排名全球前1%。在中国医学科学院《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和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报告》中,医院6个学科跻身全国百强,儿科学位列全国第9,首次进入前十。创新转化领域,我院入选《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2025)》“2025医学创新转化进取型医院”名单,稳居全国儿童医院创新转化第一梯队。
未来,医院将继续以高水平医院建设为契机,以研究型医院建设为路径,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学科建设完善科研平台与高层次人才体系,通过多元举措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内领先的儿科创新转化研究院,深化儿童疾病科学研究及临床转化,推动高质量医学成果产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