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用药风险识别能力,规范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流程,切实保障患儿用药安全,2025年8月15日,医务科与药剂科在深圳市儿童医院B楼1楼精品教室联合举办了《药品风险信号挖掘与实践》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专题培训。曾洪武副院长出席并致辞,强调全体专职人员需掌握培训要点,为临床用药安全保驾护航。会议由陈泽彬主任主持。
专家授课:系统构建风险管理认知体系
本次培训特邀深圳市药物警戒与风险管理研究院吴斌主任授课,吴主任围绕“药品风险信号挖掘与实践”主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授课。
课程主要围绕三大核心模块:
1.药品安全风险分析与不良事件监测:通过不良反应监测与数据库比对识别潜在风险,弥合报告率与实际发生率差距。
2.特殊人群用药安全:重点强调对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及肝肾疾病患者的用药严格审查。
3.重点药品监管与全链条防控:
-差异化监管策略:创新药、集采药、基药及生物制品的监管要点。
- 风险防控重点:中药及生物制品的严格审查,药品流通储存温湿度管理,系统数据精准核对。
此外,吴主任还通过6个典型案例,解析了药品风险管理的实践路径与关键要点。
专项培训:强化不良反应规范上报
陈芳昭主管药师接续开展不良反应(ADR)上报专项培训,明确ADR的监测、收集与规范上报关键要点。
最后,李学娟主任作总结发言,再次强调规范填报不良反应报告对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意义,要求全员落实责任。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与案例剖析,显著提升了参训人员对药品风险的认知深度与监测应对能力,为我院筑牢用药安全防线、提升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