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临床科研相融合,技术人才共协同——检验科成功举办“第三届流式细胞术在检验医学应用新进展”广东省继续教育会议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福田院区 作者 : 姚强 供稿科室 : 检验科 发布时间 : 2025-06-24 10:57:17

  2025 年 6 月 21 日,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 “2025 年流式细胞学学术会议(深圳站)第三届流式细胞术在检验医学应用新进展” 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线下形式开展,吸引了众多检验、临床及科研领域的医学工作者踊跃参与,成功实现了 “科研与临床的融合、技术与人才的协同” 这一办会初衷,为流式细胞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1. 大会参会人员合照


  本次会议由检验科陈运生主任主持大会开幕致辞:陈运生主任首先对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教授和同行朋友们参加本次会议表示欢迎,期待本次会议大家能够共同探讨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临床诊断及科研应用中的最新进展,随后陈运生主任介绍了本次大会的致辞嘉宾,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郑磊教授,郑磊教授是流式细胞术适宜技术推广组组长,南方流式联盟盟主,不仅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更在临床与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图2. 会议致辞嘉宾陈运生主任


  郑磊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以“科研临床融合、技术人才协同”为核心,聚焦流式细胞术这一精准医学关键技术在血液病诊疗等领域的深化应用。会议设置前沿技术应用与标准化建设等热点议题,并特别增设“流式技术与青年发展论坛”,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与临床推广难题。本次会议汇聚国内多家知名医院专家,共促多中心、多学科交流碰撞,启迪流式技术未来方向,推动其向更广阔、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图3. 会议致辞嘉宾郑磊副院长


  会议的学术部分精彩纷呈,上午有6位来自医院从事流式检验和基础研究的专家分享了流式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进展: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褚帅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流式细胞学在临床工作中质量保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流式细胞学的结果可靠性;来自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杨再林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组织流式在临床中如何开展以及对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詹茜教授带来了详细给大家介绍了浆母细胞的表型以及在血液病和免疫功能中的应用;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刘雨丰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多参数流式平台及多组学研究平台在“疾病诊疗特异性精准免疫评估研究与临床应用”,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科研平台为手段,使流式细胞学从科研走向临床实际应用中;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聂李平教授介绍了在深圳地区多中心实验室间精细淋巴亚群方案比对结果汇报情况,以及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和临床使用;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的赵灵颖博士带来了精细亚群在B-ALL患儿化疗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评估,介绍了如何应用精细亚群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挖掘科研价值。


图4. 流式会议上午场专题报告专家剪影


  下午有6位老师围绕流式在临床中的应用展开分享:来自迈瑞医疗的王腾飞经理带来了流式研发团队在流式分析自动化和AI赋能流式应用方面的成果,展示了流式细胞术的智能化研发进展;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罗颖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多个类型先天免疫缺陷患儿临床表现以及流式细胞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同时以实际案例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先天免疫缺陷病的诊断思路;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的陈诗杨教授向我们讲解了细胞因子在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在不同疾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吴福群教授带来了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通过具体的案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文献介绍特殊的免疫表型以及不同诊疗中心结论的差异,提示思辨力在流式结果分析中的重要性;来自东阳市人民医院的张龙一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正常细胞的分化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微小残留病变检测;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的付笑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精细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在移植后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免疫评估应用,同时分享了团队应用流式细胞术的科研应用解决临床问题的病例。


图5. 流式会议下午场专题报告专家剪影


  本次会议特别增设“流式技术与青年发展论坛”,由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的于昊彤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邓昊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廖昊教授以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高宇驰教授进行专家讨论,与会专家聚焦“人才培养”与“新项目推广”两大核心挑战,深入探讨了流式细胞术发展的关键路径。针对“人才培养”,专家们指出当前存在跨领域知识整合不足、实操经验缺乏、培养体系与临床脱节以及技术单一化等问题,并共同提出了加强“临床+技术”双导师制、建立标准化培训与质控体系、推广案例教学与AI辅助分析工具、设立专科培训基地以及推动交叉学科培养等核心策略,旨在构建复合型、实践型人才梯队。关于“新项目临床推广”,专家们剖析了标准化缺失、成本高、临床路径不通、验证不足及技术平台兼容性差等难点,建议通过设立区域质控中心、推行快速通道试点、加强临床验证与价值评估、开展多中心联合攻关并建立样本数据平台,以及发展自动化“模块化检测平台”与制定融合技术转化准则等策略,以打通创新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这些深度讨论为流式细胞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智慧和方向指引。褚帅教授为讨论环节做讨论总结,指出青年人才培养是流式技术应用推广的核心,流式人才梯队建设、多学科协作与流式技术的标准化是流式技术得以推广与扩展应用的基石,需要专注执着且热爱流式的大家共同努力。


图6. 流式青年发展论坛的讨论嘉宾


  本次会议的主持老师同样来自临床,科研和检验不同领域,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有科研功底深厚的科研工作者,也有多年从事流式临床工作的检验医生,主持老师的精彩点评也帮助学员更深刻地理解了各位老师的授课内容。


图7. 流式会议主持专家风采


  参会的学员对本次会议的内容及组织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受益匪浅,特别是本次会议的内容涉及流式在科研、临床及标准化流式体系建设的内容,为流式技术和项目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推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付笑迎教授做会议总结,感谢为会议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专家和教授,以及为本次提供支持和保障的会务组工作人员,期待大家每年以流式为主题相聚一堂,共话流式细胞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新进展,推动精准医疗体系的建设工作,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