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间“秘方”撞上科学真相,当“哪吒的蛋”引发健康危机,当《西游记》剧情新编解锁流感防治……4月29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学术报告厅变身“科普剧场”,14支医护团队以创意表演破解儿童健康谜题。院党委、工会、团委联合主办,护理部、预防保健科协办“护佑健康 科普先行”第二届健康科普表演大赛,通过“沉浸式科普”让专业知识“活”起来,吸引线上线下超4000人次观看。团市委副书记饶一鸣、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主任王靖、市卫生团工委负责人冯阳、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院长麻晓鹏、副院长李德发、副院长曾洪武、总会计师谭旭出席本次活动,共赴这场“医艺融合”的健康盛宴。
主持人进行第二届健康科普表演大赛活动介绍
以创新为笔,绘就科普新图景
从“治病救人”到“治未病”,科普是守护儿童健康的“前哨站”。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在开场致辞中提到:“三分治疗、七分预防,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本届大赛延续“全员科普”理念,鼓励医护人员跳出传统说教,用“故事化叙事”、“年轻化表达”破解健康知识传播壁垒,让更多“懂医学、会创作、善传播”的医护成为健康理念的“摆渡人”,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党委书记罗新乐开场致辞
14组创意节目“各显神通”,科普舞台变身“知识盲盒”
大赛自3月启动以来,全院20个科室26支团队200余名医护人员踊跃参与,经初赛选拔,14组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节目晋级决赛。舞台上,医护人员打破职业标签,化身 “科普演员”,将晦涩医学知识融入情景剧、改编剧、互动课堂等多元形式。
急诊科双雄对决:《当民间“秘方”遇到科学真相》以小品形式演示科学烧烫伤急救法;《“搐”变不“惊”》通过情景剧,手把手教家长正确应对儿童惊厥。
经典IP焕新科普:感染科《西游记降魔新篇》改编名著剧情,师徒四人化身“病毒猎手”,揭秘流感的“咒语”误区;日间手术中心《哪吒的“蛋”是被打坏了吗?》借神话角色解读鞘膜积液的科学解法。
关注“隐秘的角落”: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我不是笨小孩——认识阅读障碍》,还原阅读障碍儿童的内心世界,呼吁“别让误解成为成长枷锁”;神经癫痫中心《“蝴蝶结”的秘密》通过校园情景剧为引,揭开结节性硬化症的神秘面纱。
技术场景生活化:放射科《怪兽星球奇遇记-儿童MRI检查大揭秘》将磁共振检查比作“探秘怪兽星球”,消解儿童及家长对医疗设备的恐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吒耳警告:你的耳道不是“山河社稷图”!》以趣玩兼并的情景剧,演示耳道异物的科学处理原则。
急诊科以小品形式演示科学烧烫伤急救法
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通过情景剧,呼吁正确认识阅读障碍
感染科改编名著剧情,科普流感识别和防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以趣玩兼并的情景剧,演示耳道异物的科学处理原则
创意与温度齐飞,科普“声”力榜揭晓
经过专家评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吒耳警告:你的耳道不是“山河社稷图”!》摘得一等奖。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我不是笨小孩——认识阅读障碍》、泌尿外科《蛋蛋保卫战:6h扭转生死线》获得二等奖;急诊科《当民间“秘方”遇到科学真相》、眼科门诊《被握笔姿势“带偏”的视力》、消化内科《华妃惊变!消化道异物揭秘记》获得三等奖;另有八组参赛团队的科普作品获得优秀奖。经线上投票,急诊科《当民间“秘方”遇到科学真相》获“最具人气奖”单项荣誉。
团市委副书记饶一鸣为最具人气奖科普团队颁奖
党委书记罗新乐和院长麻晓鹏为一等奖科普团队颁奖
团市委组织和宣传部副部长刘昊、市健促中心主任王靖、市卫生团工委负责人冯阳为二等奖科普团队颁奖
副院长李德发、副院长曾洪武、总会计师谭旭为三等奖科普团队颁奖
评委为优秀奖科普团队颁奖
全体嘉宾、领导、评委及演职人员合影
从“治病”到“治未病”:让科普成为健康“刚需”
健康科普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情感连接。本届大赛将“急难愁盼”的儿童健康问题转化为可看、可感、可互动的文艺作品,真正实现了“专业内容通俗化、严肃知识趣味化”。 作为儿童健康科普的“先锋队”,市儿童医院通过连续两年举办健康科普大赛,已形成“科室主导、医护参与、形式创新”的科普生态,让医护不仅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更是照亮健康之路的提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