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当国际植树节遇上了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兰教授、吴泽斌副主任医师团队顺利完成了集采后的两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不久的将来,两位小朋友的沉寂世界将“长”出春天。李兰教授表示,集采将使人工耳蜗植入术更加普及,让更多的孩子尽早得到干预、康复,实现聋而不哑。
图表 1李兰和吴泽斌团队正在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图表 2李兰和吴泽斌团队正在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按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文件精神和相关工作部署,深圳市也在3月1日起执行本次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这项惠民政策,大幅降低费用,过去动辄10万至30多万的人工耳蜗,现在降到了5万左右。吴泽斌副主任医师表示,虽然价格大降,但进入集采的耳蜗却都是优质产品,大多可以兼容磁共振,非常难得。
除了集采的全国政策,深圳的医保政策也给市民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即使没有深户,只要参加了少儿医保,就可以获得极高比例的费用报销,两位小朋友的家庭也不用为高昂负担发愁。
即使没有深圳的少儿医保,对于深圳或外地贫困家庭,深圳市儿童医院还提供了另一项保障,自2016年开始,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儿童医院就合作开展“小蜗牛”贫困家庭儿童耳蜗救助项目,每年都有符合条件的患儿得到基金的救助。
图表 4“小蜗牛”圆梦童声公益项目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举行启动仪式
人工耳蜗植入只是第一步,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所以人工耳蜗团队除了手术医护,还需要听力师、语言治疗师、语言康复师等。赵春瑞听力师介绍:“两位小朋友术中监测反应良好,等耳蜗开机后,还需要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包括声音识别、语言理解和发音练习。”好在现在康复机构触手可及,加上残联还有康复补助,相信两位小朋友的新“声”之旅很快就能实现。
图表 5术中电极阻抗和神经反应遥测良好
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是国内首家在儿童专科医院开展人工耳蜗植入的科室,2003年行第一例人工耳蜗植入,2024年行耳蜗植入手术近100例。先期植入患儿已有顺利考入大学的,更有优秀者被评为“南粤杰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