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盛会圆满落幕,学术火花照亮儿童健康未来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福田院区 作者 : 姚婷婷 供稿科室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发布时间 : 2024-12-23 11:42:03

  为进一步促进儿童喉气道疾病及反流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并提高深圳市及周边各基层医院儿童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疗水平,2024年12月14日至15日,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迎来了一场盛会——“儿童喉气道疾病及反流性疾病诊疗进展学习班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紧急救治和新进展学习班”。这场知识的盛宴不仅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提升临床水平搭建了交流的桥梁。本次学习班由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与头颈外科医师分会,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承办,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鹏城,共同探讨学术前沿,分享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吸引了线上及线下超过500位来自各地的医疗同仁参与。



  一、开幕致辞

  开幕式上,深圳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教授热情致辞,介绍了医院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和未来规划,重点介绍了耳鼻咽喉科作为医院重点建设科室,在儿童喉、气道和反流性疾病及儿童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治领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此次学习班的举办,旨在为同行提供一个深入探讨和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专家精彩授课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也对本次学习班的召开表示了高度的重视和美好的祝愿。他强调,儿童喉气道及反流性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次学习班内容丰富,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希望大家能借此机会擦出新的思想火花,共同推动专业发展。倪鑫院长在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的构建与规范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不仅展示了该领域内的最新学术进展,还引领了专业发展的潮流,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现状,充分展现了其创新精神和学术权威。



  紧接着,与会人员有幸聆听了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的罗仁忠教授分享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危重情况的处理——我们的经验”,他分享了丰富的案例并深入讲解了在处理这类紧急情况时的宝贵经验。随后,北京儿童医院的王生才教授带来了儿童头颈外科疾病诊治的专题,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头颈外科疾病的治疗要点,展示了儿童耳鼻喉头颈外科大有可为的蓝图。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舒易来教授则分享了复旦大学的最新国际前沿临床科研成果:先天性耳聋的基因治疗,为我们打开了基因治疗领域的新视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谷庆隆教授则聚焦于儿童过敏性鼻炎与口呼吸面容,深入分析了这一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周玉峰教授则从环境角度出发,讲解了环境因素对过敏性疾病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王文建教授则关注儿童吸入相关呼吸道疾病,详细阐述了吸入性因素在儿童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曹卫国教授则聚焦于儿童咽喉反流密切相关疾病的影响诊断,为我们提供了诊断这类疾病的新方法。滕以书教授则带来了“危急重气管异物的处理”,分享了在处理这类紧急情况时的关键技术。最后,陈婧教授以“婴幼儿咽喉反流疾病临床分析”为题,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婴幼儿咽喉反流疾病的临床特点。各位专家们的授课内容全面覆盖了儿童耳鼻咽喉及气道相关疾病的外科诊疗思路及策略,从病因、诊断到治疗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不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也加深了对疾病的理解,受到了在场学员们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会议进入第二天,学术的火花继续闪耀。序幕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许政敏教授拉开,他带来的“儿童喉气道结构异常诊疗策略”为当天的知识盛宴定下了基调,分享了罕见的IV型喉裂成功的诊治经验。紧接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卢永田教授分享了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潘宏光教授探讨了“内镜下经皮声带外移固定术用于大龄儿童和成人双侧声带麻痹的可行性”,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刘剑锋教授详细介绍了“内镜经鼻经翼突鼻咽切除术:解剖和技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陆翔教授展示了“经口机器人甲舌囊肿手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邹宇教授讲述了“鼻咽部毛息肉手术治疗1例”,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的钟建文教授探讨了“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在婴幼儿上气道梗阻疾病中的应用”,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张德伦教授讲解了“环勺关节半脱位及复位术”,马翔宇教授深入分析了“嗓音疾病的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吴泽斌教授分享了“儿童听骨链畸形与内镜手术”,严尚教授提出了“儿童气道异物手术阴性病例的诊断挑战与对策:多中心数据回顾分析”,韩赛红教授则讲解了“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准备”。各位授课专家凭借其在各自领域的深厚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传达给听众,使得讲座既生动又实用,信息量大且操作性强。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学习班不仅内容充实、专业严谨,而且紧密联系临床实际,让他们收获颇丰。



  会议最后,由潘宏光、钟建文、高进良、刘万雳、苌江、张德伦、仇书要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进行了“低温等离子技术在扁桃体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与进展研讨会”的讨论。探讨了该技术在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提高术后恢复速度方面的优势。会上,多位耳鼻喉科专家分享了他们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他们指出,低温等离子技术通过利用低温下的等离子能量,能够精确切割扁桃体组织,同时减少热损伤和出血,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和不适感。与会者还就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复杂扁桃体病变处理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强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温等离子技术有望在耳鼻喉科领域发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和舒适的治疗体验。他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为耳鼻喉科同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合作与技术创新,为推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扁桃体部分切除术中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会议主持风采

  学习班邀请了深圳市人民医院柯朝阳李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胡洪义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关亚峰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迪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梁振江教授、东莞妇幼保健院徐亚雄教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安丰伟教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苌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李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钱迪教授、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刘万雳教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高进良教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曾楠教授担纲主持,为学习班添加了光彩和活力。



  四、会议总结

  在热烈的掌声中,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儿童喉气道疾病及反流性疾病诊疗进展学习班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紧急救治和新进展学习班圆满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潘宏光主任回顾了这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术日程,并对学习班的成功举办和科室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潘教授强调,这次学习班的举办,不仅加强了深圳市与国内同行在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而且为推动儿童耳鼻咽喉科学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他相信,这些交流与合作将为儿童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感谢每一位与会者的热情参与和积极互动,感谢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

  这场学术盛宴不仅传递了知识的火炬,更激发了心灵的共鸣。它如同璀璨的学术火花,照亮了儿童健康的未来之路,激励着每一位参与者在儿童健康领域继续前行,不断探索新知。

  同时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紧急救治和新进展有了更深入了解,有效地增进了我市与国内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也必将进一步 推动儿童耳鼻咽喉科学专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