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教学 > 教学管理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小白脱变史之良师篇——致敬深圳市儿童医院王建尧老师
来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作者 : 2021级规培生李婷 供稿科室 : 发布时间 : 2022-04-27 15:22:03

  曾有一双空洞、无望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拥有这双眼神的母亲却在见到医生那一刻下意识跪下,那一幕至今无法忘怀;那刻我真正理解面对疾病的无助感不仅是家属、患者的更是医者。也不知是不是那时起就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要竭尽全力与疾病抗争,也许是这份执着让我坚定走向临床,在2021年盛夏独自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自己的规培生活;一个人走在天桥,站在这片蓝天下,望着深圳市儿童医院大门,真正开启医者之路。

  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遇到了一个个可爱的人,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遇到一群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我们一起畅谈人生、吐槽彼此、笑着闹着,彼此成长着;幸运的我们遇到一群好老师,今天我要讲的是我的带教老师---普外二科王建尧医生。

  第一天见他时急匆匆的从手术室回来,简单的讲一下就开始查房,当时担心自己不会会不会被骂心里没有底气。当他查房时,看到他的细心、耐心,轻柔的查体、耐心的答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多可笑。经过两周科室熟悉,了解到王老师的病人几乎为肿瘤患儿,看着一个个天使般的孩子,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病魔的可怕,面对家长的焦虑、孩子的痛苦,我有时束手无策,王老师慢慢给我讲解、如何缓解家长的焦虑、作为患儿的管床医生如何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自己逐渐进入医生的角色。

  一、尽心、用心、全心,方为医者

  在2022年1月5日我们收治了一个4岁男孩,诊断为肝母细胞瘤的患儿,回顾患儿病史过程中,自己对王老师又有全新的认识,他多次与我院血液肿瘤科、介入科沟通关注患儿病情,经过半年多与病魔斗争,小天使终于达到手术的标准,为了这次手术王老师查阅文献、学习经典手术视频、不断讨论、模拟,经过10天的准备,2022年1月19日即将进行手术,那是我第一此参与这样大的手术,内心紧张也充满责任感,觉得自己又向梦想迈进一步,经过长达10个小时的努力,后来我才无意中了解到自己有幸参与完成我院第一例儿童巨大肝母细胞瘤成功转化后的精准肝脏右前叶切除术,术后康复每个人都十分关注,由于切除肝脏创面较大患儿术后持续有胆汁引流(300ml/天)怎么办?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我自己感觉很焦急,但是王老师显得沉着冷静,告诉我要学会查阅文献,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文献中学习到导致胆漏的常见原因。经过分析我们找到治疗该患者胆瘘最佳的方案,通过逐步减少静脉补液及营养,低脂饮食患儿的腹腔引流量日渐减少。终于在疫情封孔期间有了令人兴奋的消息,胆汁减低到只有10ml/天不到。患儿终于度过了手术这关,可以后续转到血液科继续化疗,看到孩子逐渐康复,就像看到黑色中一束光,让自己有了前行的动力。

  二、华山再高,顶有过者

  学到老活到老,不是一句口头禅要真正落到实处,2022年2月份,新年伊始但对于医生这个行业没有适应期,我们以最快速度、最佳状态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学习、不耻下问才能提升能力。王老师收治了一个仅仅有5个月的肾母细胞瘤的宝宝,由于双侧肾脏具有肿瘤,病情复杂。家属犹豫,但是王老师不断劝导,争取给患儿生的希望,父母最终决定尽全力救宝宝。宝宝经过一个月化疗效果不太好,肿瘤没有缩小反而增大;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王老师为了能够尽量保住患儿的肾脏,自己查阅文献,同时向国内教授请教。王老师经过反复模拟,考虑肿物与周围血管、组织紧邻,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完成如此复杂手术,为了保证手术质量请来国内顶尖教授前来协同手术,争取为患儿能够提供最优的治疗。那一刻我明白医者要实事求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可能以病人的生命为代价。在肾脏上方有个小小的脏器-肾上腺,主要调节人体血压,术中处理患儿肿瘤一触碰到肾上腺患儿的血压就急剧下降或者上升,可谓争分夺秒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密切监测血压幸运的是宝宝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1周后伤口愈合良好拆线,通过不断的努力,给了患儿第二次生命。

  三、精诚团结、不忘初心

  肿瘤的治疗一般是多学科团队同心协作的综合性治疗,在我普外二科学习结束的最后一个月,王老师门诊收治了一名6岁右侧腹膜后肿瘤的小女孩小丫(化名),半年前曾因腹痛由于肿瘤紧邻周围大血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右侧肾动静脉等)并邀请患儿父母非常着急,带着患儿到广州找大专家会诊,专家当时建议开腹手术。不幸的是深圳疫情突然暴发,患儿家长再次通过网络咨询,找到王老师就诊,王老师看完片子后,当时就说可以用腹腔镜微创的手术完整摘除肿瘤,2022年3月29日腹腔镜下右侧腹膜后肿物切除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小丫就可以下地走路,术后第三天恢复正常饮食,不到1周患儿就顺利出院。王斌主任当时看到这个病人后曾说“这是很有挑战性的手术,紧邻下腔静脉、术中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大血管破裂出血,非常考验外科医生技术”。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亮剑》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回顾医学史每一种治疗方案都是前人不断创新、突破的成果,我们需要团队合作,需要敢于创新的勇气,具有攀爬每一座高峰的力量,这份自信源于信念、扎实的基础、团队协作。

  为期4个月普外二科的学习即将落下帷幕,在这里我收获了许多,但对自己而言,王建尧老师是我走向外科医生学习生涯中的标杆,勤恳、不断钻研、始终将病人放在第一位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自己私下曾戏称“追风少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是在去门诊的路上就是前往病房的匆匆背影。在行动面前任何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他用实力、行动证明什么是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