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姐姐,请你救救我,它就要爬到我的心脏了!”一个小男生抬着自己的手臂,抽泣着说道。
护士姐姐一边好奇地看着这个小男生,一边检查他的手臂,正如小家伙所说,伤口处真有一条红色的线,安抚患儿情绪后带他到医生处就诊。
近期,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两位“生红线”的小患者。
一例是大拇指被木刺扎到,孩子自己把刺拔出后一直反复抠挠,导致伤口化脓感染,现在手臂上长了一条红线,还伴有疼痛感,小家伙害怕了才告诉家长,来医院就诊。
另外一例是被订书机的订书针划伤了右手中指,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伤口感染,红肿沿着手指呈线状蔓延到上臂中端,洗澡时突然发现,赶紧来医院就诊。
经医生详细检查:患儿的手部活动现况、末梢血运情况均正常,右手中指红肿,红肿沿手指呈线状向上蔓延至上臂中端,经采血化验,无严重感染情况。予门诊清创消毒换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回家口服头孢丙烯分散片消炎,伤口处外涂莫匹罗星软膏。经积极治疗,患儿一周后康复。
那么这生长的“红线条”到底是什么呢?
“生红线”是一种俗语,又叫做浅静脉炎。
浅静脉炎是指人体浅表静脉内因血栓形成发生的静脉炎症变化。它的发生原因是由于静脉血流缓慢、静脉血管壁受损、高凝血状态。通俗地说来,主要常见的原因有外伤、感染、输液、手术、静脉曲张、怀孕、血液病、风湿免疫相关疾病等等。
典型表现为沿浅静脉走行出现一条红色的线,皮肤发热、肿胀、疼痛,严重时局部可以触及条索状硬条。
一般通过视诊和相关检查可以确诊。通过体格检查,患处皮肤红肿热痛,有沿着静脉网格的条索红色硬结,可高度怀疑浅静脉炎。
外伤引起的浅静脉炎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面:
1.对症治疗:对于浅静脉炎出现的肿胀和疼痛,可以外用喜疗妥、硫酸镁湿敷、多磺酸粘多糖软膏、非甾体消炎软膏等均匀抹在静脉炎部位,可缓解红肿热痛的症状。
2.抗感染治疗:对于有外伤或者明确有感染证据的,应当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全身发热感染表现应使用抗生素输液治疗,若感染部位局限可予抗生素软膏涂抹。
3.临床护理总结经验中,也可采用敷土豆片的方法,将土豆片洗干净切成薄片外敷在浅静脉炎部位,借助纱布或绷带固定,避开伤口处,可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预防:避免外伤、防止感染。如外伤后尽快清创消毒,按需换药,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进行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注射,预防破伤风疾病的发作及病毒繁殖。
浅静脉炎一般危险性小,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但是少数浅静脉血栓可进展成为深静脉血栓,甚至脱落发生肺栓塞。因此遇到上述情况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感染或引起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