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苦恼,自家孩子晚上睡得倒是挺香,但是鼾声也着实太大了呀。其实很多家长对睡眠质量的评判有误区,以为孩子打鼾就是睡得香、睡得熟。但是真相却是打鼾≠睡得香。
小伟(化名)是个性格活泼、人见人爱的孩子,家住湖南,目前10岁9个月,身高139cm,体重35.5kg,BMI指数为18.37kg/m2,睡眠打鼾伴随了他七年之久,最初家长认为孩子打鼾就是睡得香,并没有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长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逐年下降,身高也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这才意识到可能不对了。
来到睡眠专科门诊就诊,经过完善多导睡眠监测后,结果提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高达16次/h;相当于睡眠期间平均每小时就有16次的呼吸暂停发作,夜间机体频繁出现缺氧,睡眠效率大打折扣,大脑长期处于低氧状态还会影响智力),鼻咽镜检查同时提示腺样体肥大。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关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治疗方面指出无手术禁忌时,推荐腺样体和 (或)扁桃体切除术作为中、重度OSA患儿的首选治疗。对于普通孩子而言这属于小手术,但是因小伟存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轻型),2年前曾经在外省多家医院就诊,由于存在全麻后肌肉松弛会导致其肌肉疾病恶化的风险,各家医院均拒绝进行麻醉手术,使得这个“小手术”显得异常的艰难。同时孩子的身高偏矮在使用生长激素治疗,手术前后是否需要停用生长激素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针对小伟这种特殊的情况(存在“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的基础疾病),多学科会诊全面协商,最终制定出一个合理方案:手术前先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3个月,改善其机体慢性缺氧的环境,进而减少手术风险,暂停生长激素的使用,随后进行全麻手术治疗,由神经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多学科共同保驾护航。

最终,孩子在多学科的合作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全麻下的腺样体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睡眠打鼾的情况也完全控制了,术后半年复查睡眠监测未见呼吸暂停等相关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