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上午,我院儿研室党支部与骨科党支部联合举办“儿童骨罕见病诊疗科研协同发展研讨会”,双方围绕临床需求对接、科研资源共享、学科交叉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提升儿童骨科罕见病诊疗水平凝聚创新合力。
会上,骨科党支部书记付桂兵、副书记徐江龙提出临床科研转化三大核心诉求:其一,亟需拓展儿童骨科疾病专用实验场地,破解当前特殊病例样本储存与研究空间不足的瓶颈;其二,建议整合双方优势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项目,重点攻关“先天性脊柱畸形”“成骨不全症”等疾病诊疗技术;其三,提出建立智能化临床数据库,深度挖掘儿童骨科疾病大数据库的科研价值。
针对临床需求,儿研室主任王连荣、支部书记王国兵系统阐述科研支撑方案:计划组建由青年科研骨干构成的“驻科支持小组”,定期参与骨科疑难病例讨论会,实时提供基因检测、生信分析等技术支持;开放实验室和大型设备共享使用;联合筹建“儿童骨科疾病临床科研数据共享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病程预测。会上特别介绍了双方合作开展的“无痛无汗症引起的骨桥愈合障碍诊疗”及“先天性脊柱侧弯突变基因筛查”两个项目,并就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展合作领域进行了讨论。
在学科建设层面,双方达成三项合作共识:一是共建“儿童骨骼发育与疾病联合实验室”;二是开展“临床-科研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共同培养计划,拟联合招收硕博研究生;三是合作申报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
“这场交流会不是终点,而是医研深度融合的新起点。”儿研室主任王连荣在总结中强调,希望两科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实现“临床问题驱动科研创新,科研成果反哺临床诊疗”的良性循环。此次跨学科对话为我院探索“临床+科研”双轮驱动模式提供了创新范本。